祁連山脈
中國人一般都知道祁連山,不過不是從地理書中知道的,而是從歷史書中知道的。中國的歷史書講到漢代、漢王朝與匈奴的戰爭,都會提到祁連山。匈奴有一首歌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祁連山是與匈奴聯系在一起的。這是許多人對祁連山的印象。
除了歷史書中對祁連山的描繪,我們許多人對祁連山的印象還來自于地圖。我們平時所見的全國地圖,大多是行政區劃圖,很少是地勢圖;再就是比例尺都很小,比如是1比400萬或比這比例尺還小的地圖。比如我面前的一本大16開的中國地圖冊,一張跨頁全國地圖的比例尺是1比1600萬的,圖中的一厘米代表的是160公里,在這樣的圖上,祁連山只能是一條線。在這種沒有地勢只有地名、小比例尺的全國地圖上,不僅是祁連山,許多雄偉壯麗的龐大的山脈或山系都成了一條線,譬如秦嶺等。
由于總是看這種小比例尺沒地勢地形的地圖(大比例尺有地勢地形的地圖在中國屬保密范圍,至今仍未解禁),許多人就像那些地圖一樣把一些龐大的山脈或山系,想象成長長的一條線。可以說長期以來,我們已經被這種小比例尺沒地勢的地圖洗了腦,我們已經對祖國的許多山川形成了錯誤的認識,這種錯誤的認識只有當你親自走到那些山川面前,才能得到糾正。我的一位朋友是攝影師,他告訴過我他第一次到祁連山時給他帶來的震撼。他說他一直以為祁連山就是一道長長的山嶺,翻過山嶺,那邊就應是平地,祁連山就沒了。可是那年他從河西走廊的張掖出發,經山丹軍馬場北面的著名古隘口扁都口翻越了祁連山的山脊線,當他一登上隘口,站在制高點上向南望去,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祁連山根本就不是他原來想象的那樣是一條孤立的單薄山嶺,而是山連山、嶺連嶺,展現在他面前的是千山萬嶺山的海洋。
關鍵字: 森林公園 海晏縣 祁連山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