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打攪兒”很必要
打攪兒是青海地方曲藝中一個很別致的曲種:篇幅短小,詼諧幽默。早年“打攪兒”是在演唱長篇曲目的間歇中演唱的,當演唱到大傳賢孝中那些悲苦的情節時,聽眾唏噓感嘆,說唱只好中斷。這時藝人便說:“打一個攪兒吧!”
打攪兒的特點是輕松活潑,風趣幽默,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為輔,正詞用三弦,過門與結尾時兩種樂器同奏。語言詼諧、夸張,格律多以七字句為主,以方言押韻,可一韻到底,也可段落間轉韻。
到底什么是“打攪兒”呢?
通俗的說,就是在說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時,為了招徠聽眾或調節故事凄涼悲哀情緒,抑或是演唱休息時為了活躍場內氣氛,起墊場作用的插曲。與演唱內容無關,依河湟方言為”打攪兒”,因而得名。就像在錄節目或者活動開始前的暖場。
關鍵字: 打攪兒 民風民俗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