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暴走撿拾我們曾經忽略的生活
暴走,源于美國,風靡歐美,是一種高強度又簡單易行的戶外運動方式,目前世界上暴走一族大約有七千萬人。日漸流行的“暴走”,幾乎成了時尚、健身、釋放、減壓的代名詞。
所謂暴走,就是沿著指定路線徒步行走,時間不限。暴走其實也是極限運動的一種,但它不需要投入很多,有時只需要一雙好鞋和一瓶水,外加幾塊面包就可以成行了。
城市暴走 放慢腳步分享愛
放慢腳步分享愛
城市的生存節奏越來越快,麥當勞取代了溫暖的粥和媽媽親手煮的晚飯;汽車取代了一家人在街上手牽手漫步的時間;電腦霸占了窗外的綠色和孩子在庭院里的玩耍嬉戲。社會在進步,人們在不斷提升生命質量的同時,也在精神上也擰緊了發條。乘地鐵在地下穿行時,滿目看去都是熟悉的廣告、墻壁,到單位又是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很少有出門機會。平時在路上一直都在逛街買東西,很少可以真正體會走路的樂趣。
為了緩解壓力,人們在工作之余開始投身于各種各樣的戶外運動,希望借此找到釋放口,從重壓之下解脫出來。然而,由于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大多數人并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過于復雜的運動。于是,暴走族在各大城市出現了。
深圳:
家庭同樂的暴走
一年一度的深圳百公里徒步活動,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參與,這種現象也啟發了組織者,活動主題是“家、分享、感受”,“深圳百公里,我們和家人共同走過”。在這一主題的感召下,參加活動的有60多歲的白發老者,也有未成年的孩子,他們或與兒女,或與父母走在深圳充滿春的氣息的山路上,相扶相攜,情景溫馨,目睹此情此景,令人心中蕩起層層漣漪。
鄭州:
感受團結的暴走
鄭州網友江南游子告訴記者,“暴走”團結互助的臨時團體吸引了他,大家都以代號相稱,沒有了人際關系的紛擾,自由自在。暴走后雖然感覺非常累,但是心理上卻變得非常的輕松。
武漢:
從江夏區紙坊至湯遜湖的公路邊,成群的大學生徒步疾行。這是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商學院給學生開設的新功課“暴走”訓練。要求學生們步行往返20公里,走完全程才能得到0.5個學分。該學院負責帶隊的老師表示:鍛煉學生毅力和團隊精神,創新素質訓練課形式成為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
上海:
上海暴走族
“突然很想不坐車,想要走路去上班,看看這一路我曾經忽略的一切……”這首經過改編的歌曲《走路去紐約》,道出了50多名習慣于坐地鐵上下班白領的無奈。有一天他們忽然厭倦了地鐵車廂單調的節奏,想知道每天穿行路線“頭頂”上的風景,想認識一下每天擦肩而過的同類。于是,在領頭網友“熊貓男”的召集下,一群年輕的網友昨天從共富新村地鐵站出發,“暴走”全長33公里的地鐵一號線。經過近8小時的跋涉,終于在下午5點45分到達莘莊終點站。
海南:
環保徒步行
在海南,“暴走”也不僅限于“走”這么簡單了,網友們將它加上了更多含義。由天涯社區每個月召集的一次“徒步環保行”便將環保與“暴走”結合起來,要求網友們在徒步經過的地方拾撿垃圾廢物等,以行動向人們宣傳環保的重要性。海南發展論壇上發起的活動為耗時五小時,行程二十四公里的“環海口西海岸徒步行”,自駕車友會則發起了“五天穿越吊羅山熱帶森林徒步行”,行程一百多公里。這些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暴走族”們參與。參加了數次暴走活動的網友馬戶表示:“只要參加過一次暴走,就能深刻體會到暴走既健身,又鍛煉意志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這種運動要靠團隊合作來完成,所以還考驗了一個人的團隊協作精神。一天下來,精神也變得特別好”。
山野暴走 以一種不自私的方式體會自由
自然與城市的喧囂、浮躁相比,暴走族們享受的是一種原生態的寧靜和自由。暴走族不喜歡隨團旅游,認為那種跟著導游趕時間的旅游方式像是工作,吃吃喝喝,手忙腳亂地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的旅游方式讓疲倦的精神得不到自由和放松。山野暴走族選擇的路線大都沒有人煙,只有茂盛的叢林,清澈的溪水和美麗的野花。“睡袋外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夜空中美麗的星星”,一位暴走族說。有人為了開發景區,開鑿了登山梯的道路,這卻是暴走族們堅決摒棄的;風景優美、布滿游客、收取門票的公園,是暴走族們鄙視的;那些沒有人煙,寫著“游客止步”牌子的后面才是暴走族們的自由領地。
在行走中感受愛
暴走族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則,環保是他們一直堅持的東西。“一個不懂得保護環境的驢友根本就不配稱之為驢友”。“毒蟲”說,“每次宿營結束后,領隊必須要仔細檢查一遍,確定沒有留下任何垃圾,才會帶領大家離開。”在行走中感受愛和被愛,這才能真正做到一種人與自然的相互體諒、感受到一種人與人的交流和安慰。
在行走中感受歡樂
一個暴走族成員在文章中寫到:“2004年3月,從西昌到昭覺,84公里……按照計劃我們準時在早上6點出發,最初大家有說有笑,但沒過多久,晴朗的天空卻突然下起了雪,雪浸濕了衣服,大家又冷又餓,隊員們開始變得沉默,四周只有踩斷地上枯枝的聲音。晚上,每個人都接近生命極限,所有人的思維都變得麻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走,不停地走,因為只有走才會有食物,才可以休息……晚上10點,我們終于看到了宿營地,還有后勤隊伍準備的熱水和烤羊肉,那種感覺,就是我們暴走當中最興奮快樂的時刻。這時候平時那些微小的幸福和安逸被無比放大,比如:一件干燥的內衣;一口熱湯;一張平時不愿睡但四平八穩的光板床……此刻都能讓每一個參加暴走的團員感動的流出熱淚”。
許多暴走族都是善良的,暴走途中美麗寧靜的風景讓他們更具有愛心,學會了互相幫助。西昌暴走俱樂部的領隊“暴風”說,在穿越涼山山區的時候,經常會經過一些村落,在一間狹小陰暗的屋子里,十幾個學生在上課,整個學校沒有一臺電視,“我們總是震驚于那里的貧困”。活動結束之后,他們從俱樂部活動基金中抽取一部分,給孩子們買了點學習用品。
對于暴走族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看到曾經走過的地方被開發、被糟踐。“我們總是期望能多走點地方,通過自身的努力開拓景點。”作為一個暴走俱樂部的領隊,“暴風”很想為家鄉的旅游事業盡一點力量,但令他矛盾的是,許多暴走族們走過的線路都被開發成了景點,或者在上面大興土木。暴風甚至感到是自己在破壞環境,毀掉了那些風景,也就毀掉了暴走族們的純真快樂。
但是暴走族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用不自私的方式感受自然,繼續宣傳減排和環保,用自己微小的力量調節人與自然的和諧天平。
關鍵字: 減壓 戶外運動 時尚 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