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九軍軍部遺址
歷史沿革:民國1932年9月,中共陜西省省委任陳淺淪為軍長兼政委,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九軍,擴大武裝,以馬兒崖(位于西鄉縣西南駱家壩之龍燈村,1932年12月,成立成兒崖區蘇維埃政府,至次年春天紅二十九軍軍部駐此,發展了6個村蘇維埃政府,是陜南革命斗爭的重要遺址。)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南至八海坪,北至孫家坪,西至五里壩,東至駱家壩控制面積350余平方公里。1933年2月,紅二十九軍的前身“陜南游擊支隊在這里發動起義,打響了陜南革命武裝斗爭的第一槍。同年3月,在樓房坪(位于川、陜交界處)成立“川陜赤北縣第五區蘇維埃政府,也是“紅色交通線必經之地。在大約半年時間內,陳淺淪指揮的紅二十九軍與敵正規部隊和地方團隊進行了大小20多次戰斗。其中白茆埡、廷水、貫子山等6次戰斗,殲敵130余人,瓦解敵軍200余名。紅二十九軍迅速壯大,震撼了巴山牧水、漢江南北。
紅二十九軍軍部位于西鄉縣西部私渡公社紅安大隊的雞公田,別稱“紅廟子,后為大隊小學所在。1932年陳淺淪同志籌建紅二十九軍,開辟川陜革命根據地,為紅四方面軍入川創造條件,在雞公田舉行武裝起義,后起義失密,陳淺淪等被害,革命暫受挫折,但“雞公田這一新民主主義革命起義地被載入中國人民革命的光輝史冊。
關鍵字: 民主主義 紅四方面軍 紅廟子 蘇維埃政府 西鄉縣 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