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墓
寇準(公元9161023年)字平仲,今渭南市人。他辦事干練,忠直不阿,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中進士,淳化三年(公元991年)拜為樞密副使,改同知院事,真宗六年(公元1003年),升任三司使,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拜為宰相。
“檀淵之盟后,原來主張“南巡的參知政事王欽若轉而攻擊莞準,說寇準把真宗當作“孤注一擲,所以這件事情給宋朝帶來的奇 恥大辱。于是真宗罷免他的宰相職務。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召寇準入同平章事,不久,由于丁渭誹謗被罷為太子太傅,后又降為太常卿知相州。丁渭不愿讓寇準居內郡,又把寇準貶為道州司馬。之后再貶寇準為雷州司戶參軍。
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尚未赴任,突患重病。他忙派人取來當年來太宗賜他的通天厚帶,沐裕,具朝服束帶,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設臥具,就榻而卒。寇準死后,將其靈樞運往西京渭南,途經湖北公安時,“人皆哭家于路,折竹植地掛紙錢,月視之,枯竹盡生筍。眾因立廟,歲時亨祭。寇準死后11年。宋廷為其昭雪,復其官,贈萊國公,賜溢號忠繳。
寇準是北來著名的政治家、他歷四朝,為官近40年,清正廉潔,剛直不阿。頗具民族氣節。
寇準墓現存上冢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高4米。墓前有一石碑,上刻5個大字。這通石碑曾一度失落。近年,經渭南市官底鄉村民找回并里修,重立于墓現碑系清乾隆年間(1776年)渭南縣知事邱估所立。碑文為當時任兵部侍郎、陜西巡撫兼都察院副都御史的畢沅所書。
寇準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 縣知事 政治家 文物保護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