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
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長安縣少陵原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這里是我國著名高僧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
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后,葬于白鹿塬;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并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興教寺坐北朝南,門內鐘鼓兩樓夾道對峙,氣象莊嚴,遠眺終南山,峰巒疊嶂,景色秀麗,是佛教人士游覽和瞻仰玄奘遺跡的勝地。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周總理曾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瞻仰玄奘墓塔。
唐末,興教寺癮戰亂被燒毀,唯一幸存的是玄奘和它兩位弟子的舍利塔,東邊是玄奘上坐弟子圓測的舍利塔,西邊是玄奘另一位上坐弟子基的舍利塔.玄奘弟子有上千人,怎麼唯獨這兩人能享有此等容譽,這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傳說玄奘從印度回來后,就在慈恩寺內添心譯經,盡管他不分晝夜地工作,然而單靠他一人何年何月才能譯完600多部經卷呢?于是玄奘決心物色幾個有志于佛學研究的人,能將自己的事業繼承下去,一天玄奘在安上散步,偶然遇到一位氣度不凡的少年,經尋問,得知他是唐開國員勛蔚遲恭之侄.玄奘決心收他為徒.太宗知道后,賜他道法名窺基..他聰慧好學,刻苦鉆研佛經,很快學會了梵文,他不但成為玄奘譯經的得力助手,而且鉆寫了多部佛學著作.
關鍵字: 佛學研究 慈恩寺 終南山 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