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縣旅游概況
璧山縣旅游概況
璧山縣史稱“巴渝名區”,后被郭沫若譽為“黛山秀湖”。璧山東面是縉云山,西面是云霧山。兩山環抱,形似柳葉的奇特地形地貌蘊含著豐富的旅游資源。
璧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早在兩萬年前就有古人棲息。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縣,因境內“山出白石,朗潤如璧”而得名。滄海桑田1200多年,春秋代序,興衰更替;習俗古樸,民風淳厚,遺留下大批人文景觀。有精美絕倫,數量居全國之冠的東漢畫像石棺;有頗具研究價值的石人骨化石和古建筑物;有大批抗戰陪都文化遺跡和名人遺跡。
璧山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古時就有“覺院庭雨,東林曉鐘,圣燈普照,茅萊仙境,涼傘運遮,金劍睛雪,虎峰馬蹄,石泉凝脂”八景。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逐步成為縣域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目前,縣內有國家、市級和縣級名勝區10處,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處。主要有青龍湖風景名勝區,白云湖度假區,金堂湖風景名勝區,龍梭山桃園景區,還有正在開發的縉云后山旅游區、璧溫泉——金劍山——天池景區,鳳湖仙山旅游區等極具魅力的風景名勝區。其中,位于璧山縣北部的青龍湖風景區地處云霧山中,氣候濕潤,野趣盎然,享有“川東小九寨”的美譽,景區盛產珍奇的“七蕊黃花”、上乘的“云霧茶”和“竹山玉筍”,倍受游客親睞,2001年青龍湖景區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內基礎設施完善,管理標準、規范,是市民們休閑納涼、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璧城街道是璧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距重慶市區42公里,319國道越境而過,連接成渝高速公路的璧青高等級公路由此發端,境內交通便捷,是重慶市區聯系渝西地區和四川省的交通樞紐、吸納大都市經濟向外輻射和建設渝西經濟走廊的先行區域,處于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的“圈邊”和渝西經濟走廊的“廊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發展城郊型經濟的巨大優勢。
關鍵字: 云霧山 旅游概況 璧山縣 青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