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喪葬祭祀活動——土家族“打繞棺”
土家族喪葬文化,是土家族人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喪葬習俗、喪葬觀念及喪葬行為的總和。其喪葬儀式音樂中的固定因素與儀式本身是分不開的,它是土家族人對生活的一種創造性的反映。
在渝鄂湘黔四省市邊區的酉陽土家山寨,土家人不僅對人熱情,對生活熱愛,對待死亡也同樣達觀。這樣的情感從土家人的神秘的喪葬祭祀活動——“打繞棺”中可以看出來。
“打繞棺”又稱“穿花舞”、“跳喪舞”、“打安慶”、“穿喪堂”等。是由佛教法事演變而來,也是土家族喪葬祭祀活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容吹、打、跳、舞于一體的綜合性舞蹈。在酉水河兩岸的“打繞棺”,以嗩吶、大鑼、頭鈸、二鈸、小鼓、小叉等樂器進行演奏,代替了“以箭扣弓為節”的古老伴奏,并以舞代替了“歌”。
“打繞棺”的表演,風格獨特,它要求每個參加表演的人員既要圍繞著棺材跳出不同的動作,又要根據不同的動作敲出不同的“點子”,這就增加了表演的難度性,也就正是從這種獨特的難度表演中體現了打繞棺這一民間藝術的獨到之處。2005年,山村等數十位日本學者深入酉陽小河等鄉鎮實地考察后發現,酉陽打繞棺在表演方式和服飾等方面與日本的祭祀儀式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認為,日本的祭祀儀式可能就是通過中日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傳播到日本的同期聲。加上和土家語的相似,日本人有可能是土家人(巴人)的后裔,和土家人有著同一個祖先。
以歌舞壓倒敵人是土家人慣用的手段,對于一個長期與戰爭結緣又勇敢善戰的民族來說,死亡是經常發生的事,如果把死亡的陰影籠罩在頭上,這個民族就會一蹶不振。面對死亡和血腥,土家人選擇了樂觀,把生與死置之度外。
關鍵字: 喪葬 歷史發展 土家族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