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石俱在的永恒藝術——大足石刻之寶頂(組圖3)
缺乏佛學知識,不知大方便佛究竟為誰何,估計可能是如來法身之一。報恩經變相圖中間雕刻有如來法相,左手持缽,右手結印,大慈大悲,法相莊嚴。
這是一組大方便佛報恩經里講述的令人動容的故事。兒子擔著父母外出逃荒,一路討飯,討到一塊餅子,給老父老母各一小塊,還剩一小塊別在腰里,盡管饑餓難耐卻舍不得吃,擔心下次討不到食物時會讓父母挨餓。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雕刻更多的展現了佛祖前世的孝子形象。佛祖的父親凈飯王生病時,佛祖不顧傳經說法的勞累,日夜守候在父親的身邊;父親病逝后,釋迦牟尼又強忍悲痛,親自抬棺送葬。
釋迦前世為王子時,其父王的政權被叛亂分子顛覆,父王與母后攜王子逃亡他國求救,因走錯路遷延時日,途中彈盡糧絕。釋迦割肉奉父母得以存活,自己只剩下了骨架,孝心感天動地王子復活。圖中反映的是王子割股后,胳膊上瘡口儼然。
意外的是,為了琢磨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難報經和大方便佛報恩經,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時,竟然搜索出了父母無恩論,而且是自古以來就有如是一說。特別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最賣力氣主張父母無恩論的竟然還有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吃的孔融,大名鼎鼎一生倡導儒學孝道的孔圣人第20代孫。孔融明目張膽地論證母親的肚子不過就是一個瓦盆,孩子曾經盛在里面,孩子出生了,跟瓦盆也就沒有關系了……曹操本來就討厭孔融但找不到借口,這下好了,大逆不道啊!把孔融抓來殺掉了。問題這事古今中外還都不鮮見,瓊瑤在小說《窗外》里就曾描寫某個角色所持的類似觀點,對媽媽生下自己表示不滿:媽!你別這樣不滿意我,我并沒有向你要求這一條生命,你該對創造我負責任,在我,生命中全是痛苦,假如你不滿意我,你最好把我這條生命收回去!——呵呵,真正是林子一大什么鳥都有,天下一大什么事都有啊!
(三)
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在轉變人的觀念上,做得最成功的范例就是消除了人們心目中的地獄概念。現在,哪怕是問一個小學生:有沒有地獄?他的回答也肯定是否定的。地獄這個曾經使人們尤其是壞蛋們毛骨悚然望而生畏的場所,終于蛻變成了一個不值得一提的僅僅具有語言上比喻意義的虛概念,沒有人再宣傳它,更沒有人再懼怕它。西方各大宗教創始人挖空心思創造出的這樣一個懲惡揚善的最簡單、最直觀、又最理想的工具,一代一代信徒傳教士們耗費大量腦細胞構建起來的巨無霸宏偉宮殿,一時間化為了子虛烏有,人們只能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有形無形的痕跡中或文學作品中,或者天堂地獄仍然統治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極其個別的角落里,去感受它曾經擁有的黑色輝煌,感受它曾經象征的無窮力量。
伴隨著佛教的傳播和歷屆王朝對佛教觀念的推崇和利用,在中華大地上幾乎隨處可見有關地獄的仿真模型。但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其中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藝術形象最生動的地獄仿真模型,則首推大足寶頂山石刻,堪稱登峰造極之作。
寶頂山石刻關于地獄內容的雕刻有多處,其中第20號龕的雕刻則完全以地獄為主題,或者說從形式上對地獄進行了更為完整的仿真。整個地獄雕刻群上下分為四層,最上層為西天諸佛,第二層中間為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是地獄里的最高長官,頭戴寶冠,手摩寶珠,目光腑視,慈悲憐憫,關注著地獄里的蕓蕓眾生。
地藏王兩側排列十大閻君,也稱十殿閻王。十殿閻王各有其名,一殿秦廣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變戍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正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轉輪王,分別是各大地獄的分管領導。
十殿閻君一側有一業秤,用以衡量眾生善惡。
經業秤衡量、閻君評判,生前無惡不作的家伙們該下地獄了,第三、四層為分門別類各大地獄。共有十八層地獄,分別是:刀山地獄、鑊湯地獄、寒冰地獄、劍樹地獄、拔舌地獄、毒蛇地獄、坐碓地獄、鋸解地獄、鐵床地獄、黑暗地獄、截膝地獄、阿界地獄、餓鬼地獄、刀船地獄、鑊湯地獄、鐵輪地獄、務戟地獄、糞池地獄,反正是折騰壞蛋,能夠想出的招數幾乎都有了。
有意思的是在截膝地獄里,專門描述了如何折騰酒鬼和賣酒、勸人喝酒的人。佛教認為飲酒者有罪,賣酒、勸酒者罪加一等。雕刻中羅列了酒后亂性、弒父淫母、夫不識妻、父不識子、兄不識弟、姐不識妹等等違犯戒規的典型事例,以及死后下地獄會遭受的懲罰。
地獄并不是壞蛋們的最后歸宿,受過諸般苦之后,還要再墜入六道輪回,繼續受苦受難。當然,好人也不可能長生不老,只不過是不用下地獄,直接進入六道輪回。這是在大佛灣南岸的六道輪回圖,據說這是國內規格最大、雕刻最精細、保存最好的六道輪回圖。六道輪回反映了佛教靈魂不滅的觀念,六道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眾生,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總是在六道里轉來轉去,除此別無他途——真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哪!
關鍵字: 地藏王 大足石刻 寶頂山 永恒藝術 閻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