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旅行日志連載六磁器口之鐘家院)
初六吃完早餐,急匆匆趕往千年古鎮磁器口.
"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年),清朝初年,因盛產和轉運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為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繁盛一時,美譽為“小重慶”。
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巖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游產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
進入磁器口第一個大院就是鐘家院.盡管須另收門票,既然來了,還是要一飽眼福.
鐘家院的主人為磁器口土生土長的鐘云亭老先生。相傳他自幼聰穎迷人,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從而經親友引薦而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見并最終成為慈禧太后的外采辦,經常出入皇宮大門,為慈禧采辦金銀珠寶和山珍皮貨,很受重用。后來,鐘云亭獲準告老還鄉,便在北京請人設計了房屋圖紙,回到老家磁器口修建房子,這便是現在的鐘家院。這院子天井寬敞,軸線對稱嚴謹,頗有北方四合院韻味。但其建筑材料所用的小青瓦和建筑結構上的穿逗木架及極具南方民居特色。
院門
石頭魚缸
椅背
鏤空的木窗
窗花
床
廚房
鐘家院的布局與北京的四合院無異,可又不失南方的精致典雅.漫步院中,一股濃重的書卷味道在空氣里縈繞(可惜書房那張死活上傳不了),令我流連往返.
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兩件事就是讀書和行走.讀書給我知識與智慧,行走給我頓悟與胸懷.一切的一切都是過眼云煙,惟有讀書與行走值得我終其一生來追尋.
此時此刻,我跨越了時空的局限,佇立在這里,與千年古人握手顏歡......
關鍵字: 歷史文化 四合院 建筑材料 琴棋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