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
在離日喀則很遠的公路上,你就能看見城西的扎什倫布寺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歷經近五個多世紀風雨的扎什倫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氣勢,絢麗的色彩、神圣而莊嚴的殿宇聳立于日喀則市西面的尼瑪山上。
扎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廟。
扎什倫布寺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時,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任扎什倫布主持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扎什倫布寺極盛時房間總數達3000余間,寺僧5000余人,下屬寺廟50余座,莊園牧場30余處。從第四世班禪起,后世班禪均以此寺為駐錫地。現在的扎什倫布寺共有大小金頂14座,扎倉4個,經堂56座,房屋3600余間,寺僧800余名,總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
歷史
扎什倫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去世的經師希饒僧格,聘請西藏、尼泊爾工匠在日喀則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釋迦牟尼鍍金銅像。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的資助下,于公元1447年9月開始動工修建寺院,歷時12年將所造之像置于該寺凈室內。
關鍵字: 扎什倫布寺 護身符 日喀則 格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