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
另外,在“烏孜大殿東大門前有一高達九層的格古康,意為展佛殿。每年藏歷一月五日和五月十六日,將巨幅釋迦牟尼繡像掛在格古康的高墻上,讓人們頂禮,是謂展佛。在“文革時,上面六層被拆毀,現只存三層。
十二洲
桑耶寺以象征須彌山的“烏孜大殿為中心,在東南西北四面分別建造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強巴林、桑結林四座神殿,代表佛經上所謂四大洲,在四大洲的附近又建有參康林、參瑪林、頓窮拉巴林、達角倉瑪林、甲珠甲卡林、隆丹白薩林、桑丹林、那措扎扎林、白哈貢則林八座小神殿,代表所謂的八小洲,還有日、月兩洲。
東面諸洲(寺院),其色呈白水晶色,南面諸洲為蘭琉璃色;西面諸洲為紅瑪瑙色;北面諸洲色黃,如天然之黃金。白、紅、黑、綠四塔及圍墻四塔分別在“烏孜大殿四角成直線的地方,塔與殿角相距數十米。
白塔建在大殿東南角,形制與北京北海的白塔略,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圍墻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大,沒有龕門,寶剎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像,分別雕刻在邊長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極為精致。
紅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極為特殊,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鐘,腰部以上呈環狀紋,上部為覆缽形塔腹,寶剎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為七環,下為九環,塔身為土紅色并泛有光澤。
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疊覆鍋,剎盤上托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即瓶蓋和寶珠。塔身為條磚砌成,全為黑色。
關鍵字: 佛教史 建筑群 曼陀羅 桑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