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荷馬史詩——格薩爾王傳
格薩爾王的護法尊象
《格薩爾王傳》的時代背景為11世紀前后。當時,隨著朗達瑪滅佛的失敗,引起了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吐蕃政權迅速瓦解,雪域高原上大小氏族部落互相征伐、戰亂不斷,一片混亂。這時候天神之子格薩爾出現了。格薩爾幼年時不僅要經常浪跡荒野而且還要和家族里企圖陷害他的親戚斗智斗勇。但年輕的格薩爾不僅能夠屢屢化險為夷,而且還掌握了降魔驅邪的法力。
成年以后的格薩爾被擁立為王,而且變得玉樹臨風豐神俊朗,得無數美女青睞。但是格薩爾并沒有因此滿足,他開始了四處降妖除魔的征程。《格薩爾王傳》里講的最多的就是這些戰斗故事。講述格薩爾王如何南征北戰,如何消滅了一個又一個的妖魔鬼怪,平定內亂,懲治外道,弘揚佛法等等。
說唱《格薩爾王傳》的行吟藝人在當地被稱為“仲肯”,以出沒在藏北及藏東地區最多。他們僅僅以說唱《格薩爾王傳》為生,每逢傳統節日、體育賽事、牧場閑暇及婚喪嫁娶等重大日子里,便走鄉串戶為牧民們說唱《格薩爾王傳》。所以格薩爾王對藏民族,特別是牧區的老百姓內在精神氣質的影響十分深刻。尤其反映在藏族人尚武重諾的英雄主義氣質。特別是在藏北牧區如安多,康區一帶,好騎射游獵、競技角斗、佩刀、纏英雄結等民風,無不是格薩爾王的強悍遺風。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詩,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間藝人,在中國的西藏、內蒙古、青海等地區傳唱著英雄格薩爾王的豐功偉績。
由于一直是口頭流傳,《格薩爾王傳》現存傳世抄本、刻本近300種。收錄較為齊全,且可以明確斷代的刻本是1716年于北京刊印的蒙文本。現在國家也在整理更完整的《格薩爾王傳》。
關鍵字: 東方 歷史 格薩爾 英雄 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