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再傳“限客令”
在不少游人眼中,沒看布達拉宮等于沒到過西藏。可是伴隨著青藏鐵路開通的喜訊,還傳出了布達拉宮將限制游客的“壞消息”。
不僅僅是限客,門票漲價的傳聞也是山雨欲來。盡管權威部門稱年內不會漲價,但漲價方案似乎早已醞釀良久。有關部門建議漲價的理由,是為了通過提高門票的價格來控制游客數量,并且是實行夏季和冬季票價浮動制。
不管是票價還是限客,背后隱藏的實質是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兩難選擇。從保護世界遺產來講,世界遺產地的游客流量過大,對環境有破壞,從保護的角度出發需要控制流量。但是世界遺產作為全人類的財富,又不能剝奪人們的參觀權利。
保護與開發的結合點成為至關重要的部分,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布達拉宮似乎還沒有找到最佳的方案,票價與限客措施存在很大爭議。怎樣才能既讓盡可能多的人親眼欣賞布達拉宮的魅力,又盡可能不傷害布達拉宮的原始風貌?
限客越限越多,旅游與保護拉開博弈戰
早在2003年,布達拉宮管理處宣布對游人和香客人數進行限制,以保護這座著名的古建筑。當時的管理辦法規定,在上午開放的4個小時,平均每20分鐘限客50人,而在下午開放的兩個半小時,平均每30分鐘限客50人。這樣,布達拉宮每天最多接待人數不超過850名。
可是早在青藏鐵路開通前,布達拉宮的每日限客數已增加到1500人次。鐵路開通后,限客數再次攀升,達到2300人。
限客人次的增加與日益龐大的旅游人群是密不可分的。專家預測,青藏鐵路開通后,每年進藏的游客人數增長速度將達到15%~20%,到2010年和2020年,每年通過鐵路進藏的游客將達到250萬人次和600萬人次。如此龐大的旅游人群,幾乎人人都有一睹布達拉宮真容的愿望,怎能不影響到布達拉宮游客數額的限定?
布達拉宮內眾多游客長時間滯留
然而,布達拉宮作為進藏游客的首選參觀地點,必須面對日益增多的游客和建筑本身承重能力之間的矛盾。作為土木結構的古老建筑,布達拉宮過去幾年內接待旅游者和香客50多萬人次,日均約1500人次,按參觀宮殿全景需要3小時,人均重量60公斤計算,主體建筑在同一時間內需承受約45噸以上的重量。如此大的重量對于高115米、土木石結構的13層建筑來說,不但會造成椽子木下垂或開裂、折斷,墻體下沉或鼓閃、松動等,而且對地基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據西藏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孫勇介紹,在青藏鐵路開通前,關于布達拉宮接客的方案就在多個部門研討,其中有許多不同意見和多個方案,令自治區難以下定論,方案遲遲不能出臺。起初制定的限客人次是1800人次。
顯然,最后日接待2300人次上限的出臺,是有關部門充分考慮了游客不斷增長的需求。據權威部門透露,這是西藏文物部門和旅游部門經過多次協商,并根據已經進入尾聲的布達拉宮第二次維修形成的實際承重能力而制定的。
從850人次到2300人次,有人擔心不斷松動的限客人數會對文物保護形成威脅,也有人抱怨限客措施讓很多進藏游客無緣布達拉宮。旅游與保護的博弈,仍在繼續,難斷勝負,還遠未結束。
每天前往布達拉宮朝拜的信徒
關鍵字: 世界遺產 布達拉宮 文物保護 文物部門 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