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的彩燈歷史
在中國傳統文化儀態萬方的歷史畫卷中,絢麗多姿內蘊豐富的彩燈文化尤為耀人眼目,撩人情思。
“盛世辦燈會”源于漢,盛于唐。古往至今,舉辦燈會均與國泰民安的政局和風調雨順的年景緊密相連。
漢代防風燈籠的問世,即為露天放燈奠定了基礎。上元夜(農歷正月十五),皇帝要祭天,佛教要大張燈火以明佛法;道教要祀太一、請三官;老百姓也要舉火插燭以“逐地鼠”、“照田蠶”,于是,燈、燭、火便成為上元之夜的節日風采。到南北朝,元宵燈會已具雛形,至隋煬帝時,元宵燈會已成為盛大的節日。在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火樹銀花、歌舞百戲,舉國同歡的盛大場景和獨具一格的,富有民族風情和民間特色的彩燈文化體系。
各地區各民族的人民用自己的靈心巧手,根據不同的山川地貌和民俗風情,創造了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燈品,燈彩,使中國彩燈文化呈現出一派奇光異彩,氣象萬千的局面。
關鍵字: 傳統文化 歷史 燈籠 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