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座落在大同區大龍街與哈密街交叉口附近,與艋岬龍山寺、清水嚴祖師廟并列為臺北市三大寺廟,列入二級古跡。保安宮俗稱大浪泵宮,主祀保生大帝,是福建同安移民赴白礁祖廟奉迎來臺。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或吳真人,為一醫神,故保安宮以藥簽最出名,民間也稱保安宮為大道公廟。臺灣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約有15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當中香火相當鼎盛的一座,布局宏偉、建筑富麗,具備清末的前殿、正殿與后殿的典型三殿式格局。保安宮前殿面寬五開間,墻體皆為石材,中央入口設置蟠龍石柱,呈現渾厚之感,這些石垛大都為嘉慶年間所雕。正殿采歇山重詹式,四面走馬廊,外墻上構圖嚴謹、設色均佳的彩畫,如鐘馗嫁妹回娘家、八仙大鬧東海等。仔細端詳前殿中門的一對石獅子,和一般寺廟傳統的手法大異其趣,原來一雄一雌的石獅,應該是雄師張口、雌獅閉口,但這里的兩頭石獅竟然都張著大口呢!正殿后方為后進大樓,四樓設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三樓為大雄寶殿奉釋迦牟尼佛,二樓則附設圖書館,開放民眾使用。每逢農歷3月14日保生大帝圣誕前夕,信徒以各種表演形式開道,簇擁著神轎出巡,熱鬧非凡,是臺北市重要的民間祭祀、游藝活動之一,為大龍峒保安宮揭開一年一度的盛會。
關鍵字: 臺北市 圖書館 大雄寶殿 玉皇大帝 石獅子 祖師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