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帝的部落臺灣司馬庫斯
芬芳的花朵
禪意竹林 很“臥虎藏龍”
從新竹內灣經秀巒檢查哨,過了司馬庫斯橋之后,整個山里開始變成彩色的,放眼望去,光是樹林就有六、七種顏色,加上部落木造的紅頂房屋,那種美,很難形容。沿途的地名也很美,霞喀羅、秀巒、新光、泰崗、那羅,山地部落的名字似乎都取得很棒,像中橫的慈恩、洛韶、白揚,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部落都有好名字。
穿過部落一棟棟紅色屋頂的民宿,就開始往神木區前行,這段約需五小時的路途,對登山老手而言可說是平坦易行,對入門者來說,則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沿途多變而美麗的景致,會讓人忘了就要僵硬的兩腳。沿路的海拔約在一千公尺左右,林相以闊葉林為主,兩、三個桂竹林穿插其間,高聳入天的竹子遮蔽了陽光,斜斜的光影從竹林中灑下,頗有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幾根傾倒的竹子交錯在林間,彷佛是電影“臥虎藏龍”的場景,錯亂而有序,似有一股綠色的禪意穿梭在竹林間。
斷崖崩壁 彷佛羽化騰空
沿途最驚人而壯觀的景致,司馬庫斯大斷崖當之無愧,一大片崩塌的山壁,一條僅容一人通行的碎石小徑就從中間穿梭而過,路旁還插著根鋼筋,綁上繩索搭起來的扶手。不過要走過這么一大片斷崖,面對腳下近千呎落差的溪谷,扶手根本只有鞏固心防的功能。不敢走的人,一步一腳印的慢慢滑行過去,似乎深怕腳掌離開了地面;有些人不知是因為太害怕了還是太大膽了,竟然三步并兩步的快跑過去。其實我蠻喜歡這個壯觀的大斷崖,站在小徑中間,前方是一百八十度開闊的山景,后面像是隨時要塌陷下來的頁巖層,下方則是千呎落差的碎石坡,張開雙手,彷佛就能騰空飛起,一種羽化于大自然的感覺。
行程這樣走
距離新竹近的山友,到司馬庫斯可以一天來回,早上出發登山,中午在神木區用午餐,再折返回程。若距離較遠,可規畫兩天一夜的行程,司馬庫斯有民宿及套房,并提供餐飲。運氣好的話,晚上會有部落長老來講故事,如果在圣誕節前后造訪,部落里會有非常應景的布置,也會有盛大的晚會活動,此時來參與原住民特別的耶誕盛會,會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開車這樣走
由北二高下竹林交流道,走120縣道接臺三線,在橫山鄉看到往內灣的指示牌時,即轉往內灣、尖石方向前進,遇到錦屏大橋時左轉上橋往秀巒走,之后循著路牌指示即可到達司馬庫斯。途中經過秀巒檢查哨時,在現場辦理入山證即可繼續前進。路徑較小,道路前段是水泥路面,后段仍有土石路面,25人以下的巴士及轎車通行較佳。
貼士
地理位置:臺灣的司馬庫斯位于新竹縣尖石鄉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可以說是臺灣最偏僻的少數民族部落,也是臺灣唯一無公路通達的部落。
交通:可自竹東包車上山,走北二高在竹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方向沿著120縣道接臺3線,經橫山、內灣、尖石轉竹60線上山,循著路牌的指示,一般轎車約兩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司馬庫斯。△由宜蘭火車站前搭往巴陵的宜興客運至棲蘭工作站下車,沿100號林道步行17公里可抵鴛鴦湖入口。
住宿:這里的山莊大部分以檜木制成,住宿質量不錯,可體驗山林生活,又有明媚風光可賞。其中迦南小木屋今年剛落成,位于部落的最高點,可以遠眺大霸尖山。各家住宿小木屋是以檜木制成,約15坪左右,相當寬敞,提供兩張大床,相當適合全家住宿,價格在兩三千元人民幣左右。
特產:縣內多茶山,峨眉、北埔所產的“東方美人茶”享譽國際;而新埔因日照長,九降風吹拂,造就極佳的柿餅制作環境,因此被稱為“臺灣城餅之鄉”;此外,新埔的板條、北埔的擂茶都是具有地方鄉土特色的吃食。
特別提醒:
走訪司馬庫斯古道,宜安排三天兩夜。
司馬庫斯古道屬難度頗高的中級山,須辦理甲種入山證,在往尖石的途中經過秀巒檢查哨時,在現場辦理入山證即可繼續前進。部落計劃在未來為游客提供交通車接送的服務,讓游客能更方便地前往當地旅游。
沿途路況不佳,建議開休旅車或底盤高的車子,須注意地上松軟的土石。此外,時有毒蛇出沒,最好不要單獨上山。
司馬庫斯這個部落的名稱據說是為紀念一百多年前的勇士馬庫斯(mangus)而來;在巨木群被發現之前,這里幾乎與世隔絕,也是臺灣唯一無公路通達的部落,給外界的印象遙遠而神秘,向有“黑色部落”之稱。部落里不到二十戶人家,多數是木造或竹造的房子,恬靜、閑適。這里在1979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1995年底才開通,在這之前馬路只修到部落下方500米處,民生物資都必須以人力背上山,小朋友上學須越過河谷、徒步三小時。
關鍵字: 世外桃源 原住民 臺灣 新竹縣 馬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