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獨一無二的鹽水蜂炮
鹽水位于臺南縣鹽水鎮,舊名為月津,有著名的“月津八景”之稱。鹽水受人注目的是因元宵節所放的“蜂炮”的習俗,吸引好幾萬人前來觀賞,熱鬧非凡。
關于“蜂炮”的由來,傳說清光緒年間,當時鹽水鎮商賈云集,異常繁華,后來逐漸沒落,失去了鹽水昔日的光彩。不幸瘟疫席卷鹽水,由于缺醫少藥,只好求助于關圣帝君。當時關圣帝君出巡路過此地,人們沿路燃放鞭炮,一方面是為迎接關圣帝君,另一方面則希望借著關圣帝君的神威及嘭嘭吧吧的鞭炮響聲驅除瘟疫,并祈求平安。說來也巧,沒想到事后果真靈驗,從此瘟疫奇跡般地消除。于是這種施放鞭炮,祈福避兇的習俗便留傳下來,而演變成聞名臺灣全省的“鹽水蜂炮”。蜂炮特殊的是每一個炮座都有數萬支火焰沖天地,成排地綁在木架子上,高高低低的,一旦點燃就像群蜂出巢,沖向四面八方。閃亮的煙火有的如倒掛的花籃,有的如疾飛的流星,將夜空照耀得猶如白晝,熱鬧的景象,真可說是臺灣的嘉年華會。從那以后,這一帶元宵節燃放蜂炮就和端午、中秋、除夕守歲圍爐一般,已成為鹽水人生活規律的一部分。
“鹽水蜂炮”在臺灣堪稱獨一無二,活動依然在農歷正月十四日上午8時由武廟啟炮展開,游行隊伍除神轎外還有各文武陣頭、花車,非常熱鬧。但次日才是放蜂炮的重頭戲,從傍晚6時持續到凌晨2、3時才結束。屆時鞭炮更是整排、整捆、甚至整箱的放。霎時間,只見火光硝煙齊現,蜂炮呼嘯的聲響,流竄的光焰,萬炮齊發的壯觀景象,讓人甚感震撼。場面之混亂、緊張,猶如置身戰場。當地觀賞的人,外來的游客,屆時必須“全副武裝”,以免被蜂炮擊中。即使被擊中也不得隨便聲張,因為鹽水人打趣說:“只有做過虧心事的人才會被蜂炮擊中呢!”
關鍵字: 傳說 臺南縣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