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臺灣(二)
飛行在萬米高空, 機艙外的天空瓦藍瓦藍的 , 讓人的心情隨之放松,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身著桃紅和中國藍旗袍的空姐端上了機上供應的餐 (按慣例非吃飯時間不上正餐,不知是華航特別還是近幾年改革 ),揭開餐盒上的錫紙,一只雞翅, 一小段排骨 , 半個鹵蛋,青豆胡蘿卜丁,白的米飯。將米飯和青豆胡蘿卜丁吃完,就沒了胃口,將鹵蛋送給喜歡吃蛋的團友,看著自己座位前方小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飛行高度,手上翻看著最新世界知名品牌化妝品的介紹手冊,漸漸有了一絲倦意,帶上耳機,在眾多的音樂品種中尋覓了一圈, 最后還是決定聽鄧麗君的歌。 朦朦朧朧中能聽到空姐在出售藍寇等知名品牌的化妝品及飾品, 這是一般飛國際線的慣例,( 可以為那些忙碌的人們解決沒時間購物的矛盾 , 同時我想也可以為男士們向異性獻殷勤提供了方便 ),機艙中響起了細細密密的說話聲 ,因為決定返程時再考慮購物的事項,所以繼續假寐。感覺是睡著了,只聽領隊小聲告訴我說:到臺中了。睜開眼一看, 果不其然我面前的液晶顯示屏顯示目前飛機正飛經臺中的上空,還有半小時, 我們就到臺北了, 環顧四周, 在寬敞的兩條走道上, 空中少爺正在發放著什么。身旁的團友伸手去拿, 空中少爺禮貌地問:小姐,請問您是中華民國的嗎? 我們倆同時回答,她說是, 我說不是; 空中少爺看看她,又看看我, 就剛才的話又問了一遍,戲劇性的結果又出現了, 還是同時她說是, 我說不是,空中少爺忍俊遞給她一張紙, 團友拿過一看是持臺灣護照入境需填的表格,顯然發放對象不是我們,她馬上退還給對方。其實從氣質上這位空中少爺已經判斷出我們不是,不過兩次訊問答案都是一正一反,他也搞糊涂了。我小聲跟同伴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要聽清哦。 三點四十分, 經過一個小時五十分的飛行, 飛機正點降落在臺北的桃園機場。從走下飛機到等待行李,沒有我經驗中的接駁車,在長長的通道中我們看到干凈設施齊全的化妝間,很多女士在大大的鏡子前補妝, 在等待的過程中發現居然還有沐浴間, 當時的感覺用一句經常說的話來點評我覺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以人為本。 推著行李與接我們的主辦邀請單位的負責方認識寒暄后, 走出機場,從燈火通明的大廳出去突然發現外面天都黑了,冷嗖嗖的風夾裹著雨飛向我們,正在奇怪又不存在時差才下午四點半怎么天黑了, 導游及時說剛好變天, 今明兩天降溫有大雨,聯想到早晨香港的大風,推測海上起風了。 從機場到臺北市時間也就半個多小時,導游做完自我介紹后, 最新的兩天臺北參觀游覽明細安排就分發給我們,接著導游馬上拿出面值不同的臺幣,我們正迷惑不解時, 他馬上介紹說要告訴我們真假臺幣, 以免大家上當受騙,立馬車內的氣氛輕松活躍起來,大家摸著, 看著,辨別著,本人從內心覺得這個導游非常老道 ,知道怎樣盡快贏得游客的認同。 在臺北, 我們入住四星級賓館---------兄弟大飯店,臺北兄弟大飯店坐落在臺北南京東路三段, 從地名可以判斷出屬于繁華地段,從機場到南京東路, 旅游車特意選擇走敦化北路,敦化北路曾經是臺灣的門面, 據導游介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北機場是松山機場,外國的元首或游客從機場出來直接進入敦化北路,敦化路上的建筑和綠化就今天看來也還是值得稱道的。 在兄弟大飯店的歡迎晚宴后差不多八點了, 由于大家行前都非常想看看臺灣真正的市民生活, 所以晚上的活動是由我們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同事請大家去體驗臺灣的酒吧。驅車在臺北繁華的鬧市區穿行,一點陌生的感覺也沒有, 從街上飄來熟悉的音樂聲,車外的行人有著與我們一樣的面孔,街上不時出現南昌路, 南京路, 上海東路,昆明路 ...... 我們要去的紐約酒吧坐落在繁華的街面,屬于中檔酒吧。酒吧大廳大概五六十平米,在租金高昂的臺北也算較大了,這個酒吧的駐唱歌手主要演唱懷舊的英語老歌,酒吧內不乏穿旗袍披披肩的老派客人,給人好象三十年代上海歌廳一角的感覺,也有身上少到不能再少衣物的摩登女子,再加上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周末的紐約酒吧真是熱鬧非凡...... 從酒吧出來已是子夜時分, 臺北依然是燈火通明歌舞升平,臺北的夜生活一直都是臺灣同事津津樂道的話題,看來果然名不虛傳。走在子夜臺北的街頭,可以看見許多7---eleven 店都開著,有同伴進去買東西,也進出看了看, 發現店面不大,東西品種也不多,都是日常物品,例如報紙,電池,方便面, 電話卡,木醇糖,衛生棉等,( 后來在環島的過程中,到處能看見7---eleven )這種便利店是24小時營業的,所以非常方便,至于為何叫 7--- eleven, 有一個解釋是這種店以前是早七點開,晚十一點才關,后來各中商業場所都延長營業時間后, 它就改為24 小時營業了,可是名字未改。 我們徒步走回兄弟大飯店已是近午夜兩點,可是夜的臺北還在喧囂中。 ( 待續 )
關鍵字: 中國 臺灣 排骨 米飯 胡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