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島:看繁星點點的夜空!!
南丫島,昔稱“博寮洲”,香港第三大島嶼,位于香港島的南面,面積約14平方公里,島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北面地勢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樹灣一帶。南丫島內平地少,是一個被濃綠的亞熱帶樹木覆蓋著的美麗島嶼,島上的原住民依靠漁業及狹小的土地上的農業生活。島上安靜祥和,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就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和居港外籍人士到榕樹灣一帶聚居,島上現有居民10000多人,其中有1/3是外籍人士。從中環4碼頭坐船出發,30分鐘后就到了南丫島的榕樹灣。和香港快節奏的現代化都市感覺相比較,島上給人一種寧靜而古老的感覺。根據南丫島的古物遺跡顯示,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島上已有先民活動于海灣的沙堤地域,以簡單的漁獵為生。如今,一些想逃離石屎森林的年輕人,也選擇了在島上生活,不顧上下班的不方便,加入了島上居民的行列。第一次來南丫島,是來看兩位朋友;如今,其中一位已經搬走,他搬走的時候,也一并搬走了在南丫島收養的一窩小貓,共6只。他還索性把家里建了竹籬,在大露臺上掘個水池種蓮花,仿佛要把整個南丫島搬回城中。這一次來到,我又認識了新的朋友,其中有一對年輕的情侶,辭去工作,用1年半的時間旅行了30多個國家,回到香港后,他們選擇南丫島。朋友說,這個島總是在這里的,只要你愿意,你什么時候都可以回來。南丫島,對于生活節奏緊湊的香港人來說,是一個喘息的地方。榕樹灣位于南丫島的北側,島上的大部分商業活動都集中在一條街上。南丫島上的海鮮豐常鮮美,讓人賞心悅目的是,幾乎所有的餐館都有面海陽臺,島上亦有不少西式餐廳和酒館,充滿異國風情。商業街不長,卻什么都不缺,慢慢逛著,一路都是精致的小店鋪,這里出售的東西,有手工藝品的、有生活用品的,樸素自然的生活,卻又有獨特的品位。商業街的盡頭是天后廟,南丫島的3座天后廟都有過百年的歷史。榕樹灣的天后古廟內的匾額立于光緒2年。南丫島是香港的考古要址。自上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學家在南丫島發現了石器時代至夏商周或以后時期的古物。但是,南丫島的古跡遺址,已在建筑過程中被覆蓋或破壞。南丫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往返港島上班的人喜歡把自行車放在碼頭。晚上回來,下了船,便騎自行車回家,平時在島上的活動,不是騎車就是走路,相當悠游。“行山”是人們到南丫島的必選活動之一,沿著菠蘿山向上走,一路上都是盛開的野花,路的盡頭是燈塔。綠海龜是惟一在香港繁殖的海龜,為了保護這種高度瀕危的野生動物,香港政府在1999年把南丫島深灣沙灘列為“限制地區”,在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海龜的繁殖期,禁止任何未持有許可證的人士進入或逗留。流浪貓幾乎是南丫島一道流動的風景,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貓和狗。10年前的某一日,南丫島動物保護組織發起人sheila mcclelland和丈夫在山徑散步時遇到一只流浪小狗,她把它帶回家,她說:“這只小狗改變了我對生命的看法。”同時,也改變了南丫島上流浪小貓小狗的生活。像sheila mcclelland一樣,在島上生活的外籍人士和這個島之間也有著緊密的聯系。一位加拿大女孩來到島上后,覺得這南丫島上應該有一個節日,經過半年的努力申請,南丫島迎來的自己的lammd fun day(嘉年華會)。位于南丫島上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的燒煤發電廠,自1990年起正式全面供應香港島及南丫島的電力。發電廠的興建方案及后期不斷填海擴建工程,一向備受爭議。90年代后期,港燈要求擴建,加設一個以天然氣發電的機組,放棄與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的聯網這一可持續能源發展計劃。最終,香港政府批準發電廠擴建。擴建填海面積占地約22公畝。離開南丫島的前一天晚上,朋友stephenie在南丫島的舊碼頭上教我觀察火星。愿這個美麗海島的夜空永遠繁星點點。
關鍵字: 南丫島 原住民 年輕人 樹木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