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香港老故事:香港歷史博物館
較有現代氣息的外形設計
香港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市政局于1962年在大會堂成立的「香港博物美術館」。1975年7月,「香港博物美術館」一分為二,分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博物館」。新成立的香港博物館初時租用尖沙咀星光行為館址,1983年遷往九龍公園臨時館址,1998年7月遷至尖沙咀漆咸道南現址。「香港博物館」由1998年4月1日起,易名為「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新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由香港政府撥款港幣三億九千萬興建,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建筑物乃由本港巴馬丹拿建筑及工程師有限公司(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ltd.)按照威拿·莊信先生(mr.e.verner johnson)的建筑概念設計而成;其外型、色調與毗鄰的科學館互相協調,形成一個博物館組合。
除了位于漆咸道南的主館外,香港歷史博物館還有三間分館,分別位于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深水的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以及位于柴灣的羅屋民俗館。
門票:港幣10元開放時間:10:00-18:00,假日:13:00—18:00,星期三免費,星期二休館
關鍵字: 博物館 大會堂 尖沙咀 美術館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