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照風波后名牌續演瘋狂
香港尖沙咀廣東道,普拉達名牌店前國人排隊等待進入店內,雖然臉色顯示焦急,但秩序卻依然良好。看到這場面,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不知道是賣名牌人狂,還是買名牌者瘋,總之香港名牌正在上演瘋狂。
在香港回歸前后來過多次香港,總體印象還不錯。不過,自從開放大陸公民自由行以來,有幾年沒來了。這次趕上春節,原指望可以避寒,可是香港陰冷無比,還不如北京的氣候來得舒服。來到尖沙咀廣東道,看到人如潮涌,名牌鋪天蓋地,令我瞠目。
忽然想起,不久前,這里曾經發生過拍照事件。1月8日,dolce & gabbana香港尖沙咀廣東道分店門前群情激憤,上千香港市民聚集拍照抗議。原來是該店早前不準市民在店鋪門外拍照,卻允許旅港購物者在門外及店內拍照,引發當地市民的強烈不滿,網絡召集后到場要求店方道歉。
今天,我看到路易威登店前仍然排著長長的隊伍。
那天港人高喊“d&g無恥”,認為允許內地人拍照而不允許香港人是一種歧視。
只讓內地人拍照,好像是一種恩惠。在我看來,讓內地人排長隊,大把的花錢買名牌,這是商家的謀略,或者是愚弄游客。
實際上名牌店每次放進去只有幾個人,又不限制游客在店內的時間,讓你拍長長的隊,進入店內貴賓服務,讓你都不好意識不掏錢。
在排隊的大軍中,旅行團是主力,看一輛輛停靠下人的旅游大巴就知道了。可以想象,油嘴滑舌的香港導游事先已經做了足夠的鋪墊,不外乎真品,價格便宜等等,還記得去年大罵大陸游客下流的香港導游嗎?就是因為游客沒有買東西,她沒有提到回扣。
隊伍中也有時髦的年輕人加入,看來名牌和排隊都有誘惑力。
隊伍很長,前面排到的入爭先恐后搶入。
后面的人還在翹首以待。
另一家名牌店前排隊的隊伍中有拖箱帶女的。
愛瑪仕門前也是長長的隊伍,總體上看游客穿著考究。
忽然看到愛瑪仕店前走來一位金發碧眼美女,嫵媚婀娜,模特風范。
原來正在拍攝,很可能就是愛瑪仕的代言人。
美女還有一帥哥相伴。
美女一遍一遍的走臺,背景就是排隊的國人,這一定是刻意的選景。
翹首弄姿的歐洲美女。
天上有游客的倒影,卻不會掉下餡餅。
路易威登的廣告牌里滲透入了古琦,對面反射,洋品牌也相互利用。
香奈兒也打入了這個廣告牌,明星一閃一跳,有喧賓奪主之勢。
香奈兒本身的長隊。
名牌手表的廣告牌下。
路易威登和英皇珠寶相互輝映,下面是苦等的游客。
英皇珠寶店前的香港大少。
英皇手表和珠寶。
價值連城的綠色石頭。
耐人尋味的廣告,女人夾在勞力士和英皇之間。
英皇旗下的女人。
廣東道上的紛紛亂亂。
丁字路口游客等待催促通過的鈴鐺聲,背景是一輛港人的16座的公共汽車,游客的擁擠和汽車的空蕩形成鮮明的對比。
尖沙嘴碼頭附近店家在發放紅包和福貼,提醒這是在春節期間。
尖沙咀這名字總是給人犀利快刀的感覺,游客在這里挨宰時有發生。商業本身利益為上,所以混濁,廣東道水仙開放,哪一商家會出污泥而不染?!
拍照事件已經過去幾個星期了,海港城內外生意依然紅火,說著普通話的游客如往常般在d&g的鄰居路易威登、古琦和普拉達等店外排隊候場。內地游客辛苦來港,“躺著也中槍”,事件本質的焦點應該是香港人對公共區域的使用權受到了侵犯,但是不少輿論將矛盾的焦點引到了內地游客身上。
其實內地游客也分三六九等,我看到的還是普通游客居多,他們咬牙買名牌,難免被忽悠成分多。當然,也有暴發戶和貪官之流,來香港的買房置業,揮霍財富,把d&g18萬元一件的衣服買的經常斷貨,商家嘴里樂開了花,普通香港人開始抱怨物價上漲,厭煩大陸人帶來不好的習慣。
不管問題的關鍵在哪里?我們為什么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我的一位廣州的朋友說得好:“進香港小店大把花錢,不被尊重。我去我有病!”是呀,在世界許多地方,如果你買這么多東西,商家要派勞斯萊斯來接送。
關鍵字: 價值連城 內地人 喧賓奪主 尖沙咀 廣告牌 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