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游當心四大陷阱!
(一)扒手陷阱 “的士扒手黨”、“跌錢黨”及“茄汁黨”均是扒手常用手法。他們通常數人一伙,部分分散受害者注意力,同黨則乘機下手。“跌錢黨”會流連在找換店附近,將一疊假鈔棄于地上,然后“好心”通知受害者跌錢,受害者信以為真蹲下拾錢時,褲袋的錢包便會不翼而飛。“茄汁黨”則針對拿大批行李或購物袋的游客,先用茄汁或其他物品濺污受害人衣服,再告訴他衣服有污漬,當受害人忙于清理時,匪徒便趁機下手。 (二)購物陷阱 內地游客喜好在香港購物,部分不良商店渾水摸魚。從順德到港旅游的黎女士說,她日前到一間藥房購買50粒裝“救心丹”,藥房開價230元,由于她曾到數間藥房問價,知道價錢只是160元,當場踢爆藥房,最后對方以原價賣給她。 除了調高價格,還有不良海味店喜用“斤變”手法,在價目板寫上海味價格,當游客購買時,店鋪才說價錢不是以斤計,而是以兩計。此外,內地及香港計算“斤”的方法不同,香港是“1斤16兩”,內地是“1斤10兩”,兩者相距甚遠,旅客不知分別,也會大失預算。 一般內地游客對香港產品都有信心,但部分商店卻魚目混珠,出售冒牌貨及假貨,不少高價貨如名表、名牌手袋及波鞋都出現贗品,但卻以真貨價錢出售,旅客除蒙受金錢損失外,千里迢迢赴港買了假貨,生一肚子氣。 (三)桃色陷阱 部分旅客亦由于文化差異吃虧,好像香港跟廣州、北京及上海都流行網吧,不過,北京及上海的網吧是供人上網的場所,而香港油尖旺區一帶的部分“網吧”卻是“掛羊頭、賣狗肉”,從事色情勾當。不熟悉個中分別的內地客,看到網吧招牌而上門幫襯,發現“貨不對版”而要求離開時,可能要被逼放下數百元的“開機費”及“服務費”。 另外,深水埗一帶的娼妓也會色誘不熟地頭的游客上樓,再串謀同黨進行打劫或偷竊,令游客人財兩失。 (四)交通陷阱 的士是游客經常接觸的交通工具,但小部分的士司機會對游客濫收車資,包括不按計價表收費,還胡亂增加附加費、濫收行李費及隧道費等。即使按表收費,部分司機知道內地客人生路不熟,也會任意兜路以增加車資。有部分酒店向游客提供查詢路線價錢的服務,讓游客在乘搭的士前對車資心中有數。 教你五招保財物 有鑒于涉及內地游客的罪案增加,香港警方除了在網頁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外,防止罪案科高級督察葉靜嫻透露,警方稍后會向旅客派發宣傳單張及張貼海報,呼吁旅客在購物及旅游名勝的同時,也要小心個人財物。 葉稱,內地旅客不熟悉香港環境,容易成為歹徒的下手對象。因此她提醒旅客要注意以下各點:(一)不應攜帶大量現金外出;(二)小心保管旅游證件;(三)在人多擠迫地方,不要胡亂擺放財物;(四)橫過馬路時,小心有人借故貼近偷竊;(五)提取財物前,應先觀察四周是否有可疑人士。 此外,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消委會也將印制一批全新小冊子,在不同旅游地點派發,內有購物留意事項。消委會的10多間咨詢中心也接受游客查詢及投訴。 在港緊急求助電話 部門電話(00852-) 警務處(報案電話)999 警務處防止罪案科熱線27212486 尖沙咀警署27317278 旺角警署23986329 灣仔警署28287413 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及咨詢熱線29292222 運輸署交通投訴組服務投訴熱線28899999 旅游業議會入境旅客服務熱線28070707
關鍵字: 受害者 注意力 購物袋 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