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革命烈士陵園
抗日戰爭時期,齋堂勤勞善良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越的八年抗戰,終于迎來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宛平縣抗日民主政府為了紀念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于1946年7月7日建立了抗戰烈士紀念碑,永遠懷念烈士忠魂。
紀念碑原建在齋堂中學校園內。自1946年建立以來,烈士紀念碑發揮了強大的教育作用,受到市、區、鎮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命名為德育教育基地,門頭溝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隨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入人心,到烈士紀念碑憑吊的人越來越多。由于齋堂中學場地狹窄,已不適應當前需要,因此經北京市文物局同意,把紀念碑遷移到背靠九龍頭、面向清水河的地方。
這座碑整體呈方形,塔式結構,高7.75米,底座為正方形,周長26.64米。全碑是鐵灰色,它象征著宛平人民抗戰到底、消滅日寇、堅決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拯救中華民族的鋼鐵般的意志和決心。塔頂為金黃色圓球,象征著烈士們的功績與日月同輝。方形為碑體,表示宛平縣人民一年四季都懷念為祖國捐軀烈士們的英名和業績。
關鍵字: 宛平縣 烈士陵園 愛國主義 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