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
主要景點:回音壁 九龍柏齋 宮丹陛橋祈年殿皇乾殿七星石長廊三音石皇穹宇 圜丘壇雙環亭
回音壁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圍墻。呈正圓形,直徑 65.1 米,厚 0.9 米,墻面光潔平整,如果兩人分別站在東西兩側墻根,面向北低聲說話,就像聽電話一樣清晰。原來,墻面內圓,表面又極平滑,聲波波長比圓墻半徑小得多,聲波以束狀沿墻面有規則地連續反射前進,傳到對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聽得很清楚。
九龍柏
九龍柏在回音壁西墻外,生于遼金之時,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是北京市區最古老的一棵柏樹。
齋宮
齋宮位于西壇門內,占地約四萬平方米,雙重圍墻,內墻四周有廊167間,是衛士們避風雨處,正殿為五間無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頂部用藍色琉璃瓦覆蓋,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稱尊。殿前露臺上設有時辰碑亭和齋戒銅人亭,銅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齋戒二字的銅牌,相傳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諫著稱)。正殿后是五間寢宮,為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
丹陛橋
丹陛橋又叫海墁大道,是一條貫通南北、串聯中軸線上建筑的寬廣甬路,以白石筑成。丹陛橋北連祈谷壇,南接圜丘壇,長360米,寬29.4米,南低北高。 路面中為“神道,左為“御道,右為“王道(陪臣走的路)。大道下有一東西走向的券洞,叫進牲門,每次祭祀,都用黃絨線將“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魚,擊鼓奏樂穿門而過,因此此洞也叫鬼門關。
關鍵字: 回音壁 天壇公園 建筑群 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