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長城
朱元璋滅掉元朝建立朱氏政權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便派開國元勛徐達修筑了居庸關城,這是明代修建長城關隘最早的記載。由此可見,居庸關戰略地位之重要。徐達所建關城,是很大的。古書記載:“跨兩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居庸關城建立后,于此置守御千戶所,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又升為衛,統領五個千戶所。
居庸關自洪武建關后,歷代都有修建,較大的一次是景泰初年。土木之變以后,當時兵部尚書于謙奏明皇上:居庸為京師之門戶,宜亟守備,以僉都御使王鎮守重修居庸關。居庸關尚存的南門門額所嵌:“居庸關石匾上就有“景泰伍年捌月吉日立的題記。
居庸關,也是萬里長城雄關險隘中,經受戰火洗禮較多的一座關隘,這里曾導演出幾場決定朝廷命運的戰事。
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滅遼,就是先打下的居庸關,而后揮師南進,直取遼都燕京的。
金朝后期,蒙古族部隊曾多次攻陷居庸關。但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率大軍進攻居庸關時,因金兵憑險堅守而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兵轉攻紫荊關,然后繞經涿、易二州由關里向外,兩面夾擊,才攻陷了居庸關。
關鍵字: 萬里長城 元大都 居庸關 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