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山的泉水
從沒有感受過水的不同。但這次,陽臺山的那縷泉水,讓我回味無窮,留戀忘返。
郊游的目的地多都集中在懷柔一帶,坐落在海淀區的陽臺山反倒成了一個距離市區最近,卻又最清靜的所在。
八達嶺高速過了回龍觀就是北安河出口,下高速左轉就上了那條筆直的北清路。路的兩側盡是草地,目光不由得就集中在遠處綿延起伏的山脈。
過了管家嶺,車子徑直向陽臺山的半山開去,因為那里有一眼養活了這個京西小村子子孫孫的泉水。
從高速下來也就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北京的一切已經盡收眼底了。車停的所在,叫陽臺山金山寺。金代章宗時期,這里曾是享有盛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中的金水院(金山寺)。泉水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金山泉,因寺后山峰名金山而得。
用背包里的可樂瓶打了兩大瓶泉水,就和同學們一起走上了那條一直通往妙峰山的千年古道。據說這條路最后一次重修還是老佛爺在世的時候,為了讓慈禧去妙峰山進香,一個太監花了一錠銀子換一塊石頭的代價才重鋪了這條四十華里長的香道。如今走上去,路還在,但石頭早已經是形態各異,不是一條坦途了。
路不抖,似路非路的感覺非常不錯。逐漸,停下休息的頻率還是越來越高,大家對水的依賴越來越強。這才發現同行的一隊人,除了包里的兩瓶泉水,每人對水的準備都不夠。
瓶子背在身上,一直不舍得痛快地喝上幾口。總是輕輕地抿上一口。慢慢地,越來越感到這泉水的不同。一般的水,喝在口里,有一種重量感。而這泉水,在進入口中的一刻,似乎就飛了起來,它輕輕地飄在嘴里,輕輕地觸摸著舌尖和牙齒,自由地尋找著它的方向。當泉水在口中流淌的剎那,不經意間抬頭遠望,西山遠處裸露的山脊與茂密的森林交替出現。輕風撲面而來,身上的汗水揮散而去,那是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一路尋著古道而上。時而陽光逼人,時而曲徑通幽。峰回路轉,忽而走上林蔭下軟軟的土路,讓腳底似乎感到了雨后泥土的愛撫。
越走越累,越走精神越專著,大家想著的只是什么時候才能走到頂峰。心里只惦記著一件事情,心情反倒格外的輕松。仍然是在渴得不成的時候,才掏出瓶子,再次抿上一口,或是吝嗇地分享給同伴們一同潤潤嗓子。記得文學作品里面對泉水的描繪大多都是甘甜。然而,那股泉水帶給我的是一種輕松的味道,一種自由自在的味道。它讓你的心暢快起來。
在山路上走了將近兩個小時后,終于看到了陽臺山的山頂,界牌告訴我們繼續走下去就是門頭溝妙峰山的方向了。大家決定這里就是此行的終點。頂峰的所在,并未給大家呈現出額外的景色。在不大的一塊地方,大家吃著簡單的食物,就著樹上半青的野山杏。說著自己的工作,說著今后的打算。水所剩無幾,但川味的肉丁仍然最受歡迎。一切都是那樣痛快,包括渴得也是那樣痛快。
下山的路上,心里惦記的就只是那眼泉水了。兒子心里惦記著爸爸媽媽,每次也只是淺淺地喝上一小口最后的泉水。泉水清清地滴上我的唇邊,盡管是“淺嘗即止”,但足以激起心中所有美好的東西。兒子的腳不小心扎了刺,還在堅持自己走著。順手把他拎上肩頭,孩子趴在背上,不斷地提醒著我躲開每一塊可能讓我們父子滑到的石頭。樹木青綠的味道,泥土被雨水滋潤過的芳香,山間鳥兒清脆的叫聲,裹著孩子的體香,沖入我的耳朵,沖入我的鼻孔,沖入我的心里。那是一股泉水,那是一股幸福的味道。
再次回到泉水邊的時候,那里已經圍了太多的人。人們在貪婪地拿著各種各樣巨大的容器在打水。這眼泉水,在這里流淌了上千年,或許上萬年。久喝的人們或許已經淡忘了泉水的味道,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幸福的感覺。
重新帶著兩個滿滿的可樂瓶子,踏上了回家的路。妻和孩子很快進入了夢鄉。泉水的味道仍然回味無窮。那是一種沒有味道的滋味。然而,或許這種滋味,就是生命的滋味吧。
關鍵字: 妙峰山 金山寺 陽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