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博物館
6-鎏金銀凈瓶:北宋,高26.8、腹徑11.4厘米,重344克,簪長14厘米。 銀質鎏金,捶鑿焊接而成,胎體輕薄。為佛教法器。此瓶小口細長頸,頸中部附一相輪式圓盤,廣肩,腹豐滿,假圈足外撇,肩部附一大口葫蘆形流,口扣平蓋。蓋與流之間以一銀鏈連接。肩及下腹鏨飾俯仰寶裝蓮花,紋飾樸實秀雅。頸上圓盤面有銘文“張氏李氏劉氏王氏崔氏梁氏張氏□□吳三弟子愿生生供養。出土時口部插一鎏金銀簪,簪頭為一佛象。此凈瓶是信徒們為表敬佛之心專門制作而施入地宮的。
7-鎏金銅五鈷鈴:北宋,高27.5 厘米。 五鈷鈴為佛教密宗法器之一,因柄端被切劃為五部分,所以稱五鈷鈴。鈴口五曲形,內懸棒狀鈴舌,鈴身表面以帶飾分為上下兩層、左右五面的10塊裝飾圖格。帶飾交叉處雕飾寶相花,圖格內為立佛、坐佛及鳳龍等圖案。柄部用細條帶紋切成橢圓形的畫格,畫格中為寶珠;柄端鑄出外棱犀利、帶倒刺的四鈷圍繞著中心的四棱銳角的矛尖的造型。
8-鏨花舍利金棺:北宋,長7.6、寬3.6、高4.5厘米,重51克。舍利棺為裝殮佛舍利之用,金質棺為最上品,出土時里面裝有許多五彩舍利子。此棺為純金錘打焊接成型,鏨刻紋飾。棺呈長方形,棺身前高后低,除底部外通體鏨刻精細花紋。蓋呈弧面隆起,上鏨珍珠地纏枝花紋。棺頭刻門,門周邊飾忍冬紋,棺尾為珍珠地“佛出雙足圖案,以示佛祖靈魂不滅。棺體一側鏨刻三弟子哭喪場面,弟子悲哭不已,神態逼真。另一側為二弟子樹下守喪圖,弟子表情哀傷。棺床周邊鏤飾
關鍵字: 出土文物 博物館 定州市 系列展 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