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利亞特博物館
錫尼河布利亞特博物館于2003年10月28日落成并開館。博物館陳列面積為245平方米,陳列展線為45延長米。民族文物總量為200余件,扶助圖片為近百幅。是以錫尼河布利亞特蒙古族民俗文化為主。兼容歷史沿革、改革開放以來西蘇木建設發展狀況的的綜合性鄉級民族博物館。
陳列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單元為布利亞特蒙古族自1918年(與“哈木尼干今陳旗通古斯鄂溫克)駐入呼倫貝爾鄂溫克自治旗錫尼河流域后的歷史沿革、布利亞特蒙古族祖源等基本民族情況。還包括黨和國家及自治區領導歷來對布利亞特蒙古族的關懷。第二單元為改革開放以來,錫尼河西蘇木在鄂溫克族自治旗旗委、旗政府領導下及各兄弟民族支持下,建設發展狀況,其中包括草原基礎建設、教育事業、蒙醫蒙藥與衛生事業,及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民族文化發展概況、新興旅游業、牧民生產生活變化等。第三部分為布利亞特蒙古族民俗文化,其中包括民居民俗、交通民俗、民用器具民俗、飲食民俗、服飾民俗、婚姻民俗、節日民俗、原始信仰民俗及藏傳佛教文化等。第四單元為簡述了改革開放后布利亞特蒙古族與蒙古國、俄羅斯境內布利亞特蒙古族互訪過程,開展的教育、文化交流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布利亞特蒙古族起到了民間使者的作用。
錫尼河布利亞特博物館建設指導思想是在呼倫貝爾市第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文化大市的思路指導下,在鄂溫克旗旗委、旗政府把自治旗建成民族文化自治旗思想的具體規劃下,充分認識到布利亞特蒙古民族自身的文化優勢及民俗特色所在,而且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牧民生活逐步提高,現代精神文明、物質文化、信息快捷變化的時代里,不論精神與物質、知識與信息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而民族固有的傳統民俗文化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新的變化,新的具有時代特征的民族文化正在形成,在這個歷史時期,正是新舊民俗文化交替溶匯發展時期,為了保存傳統民俗文化,所以建立了此館。在建館過程中,首先得到了旗委、旗政府的支持和關心,同時又得到了廣大牧民們的擁護,他們自愿拿出存放百年之久的民族文物支援建設博物館,這一點物別使我們感動。
關鍵字: 博物館 布利亞特 民俗文化 鄂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