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古老的生活必需品石碾
陜北石碾子
陜北石碾子在陜北地區隨處可見。傳說是由一只青龍所變,轉動的石滾子是青龍的眼珠兒。還說青龍有克夫之嫌。故此,陜北許多農村人遇到紅白喜事經過石碾子,主人總要用一塊紅布將它蓋上,惟恐沖了青龍。
陜北石碾子
每逢過春節之際,主人都在石碾子的碾維架子上粘貼橫貼“青龍大吉”四個大字以避邪消災。傳說總歸是傳說,石碾子原本還是因鄉親們的生活需要而存在和流傳下來的。
陜北石碾子
石碾子由石滾子、碾維架子和碾盤三部分組成,使用時由人或毛驢牽引繞軸轉圈。石碾子轉動時碾維架子摩擦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這聲音聽起來悠久而沉重,仿佛橫貫在悠遠的歲月,像一曲亙古不息的歌謠。
陜北石碾子
石碾子不僅是碾壓五谷雜糧的一種生活工具,也是鄉親們一年四季扯東拉西,談天說地和互拉家常的好地方。許多奇聞怪談,鄉村政務都從這里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家家戶戶,也溝通了村里村外的消息。
陜北石碾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石碾子逐漸喪失原有的功能和價值,在荒草間、角落里日漸破損和消寂。也許,未來的日子里石碾子將會漸漸隨著文明化進程的推進成為鄉村最后的公證,成為一曲永恒的歌謠流傳下去。
陜北石碾子
石碾子,讓人深深體味到它的滄桑、厚重和遙遠,讓人無限懷戀它的紅火、豐收和樂趣。石碾子,不僅是作為一種生活工具延續了傳統的生活習俗和生存方式,且又折射出陜北人文歷史發展的進程,傳遞出陜北民俗文化內涵中堅韌不屈,凝重深厚的魅力。
關鍵字: 民俗文化 石碾子 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