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紀念碑
“百團大戰紀念碑矗立在陽泉市區南六公里,海拔1160米的獅腦山主峰上。這里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的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主戰場之一。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軍一面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一面在正面戰場上集結重兵,陰謀進犯西南、西北,妄圖迫使中國投降。在這緊要關頭,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 ,粉碎日軍的侵略陰謀,爭取華北戰局更加有利于我軍的發展,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形勢,八路軍從 8月20日起,在華北敵后出動 105個團,約40萬兵力,在2500公里長的戰線上,發動了規模最大的“以徹底破壞正太路若干要隘,消滅部分敵人hellip;hellip;截斷該線交通為目的的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
8 月20日晚22時,由聶榮臻同志指揮的晉察冀軍區預先埋伏在正太路旁的15個團的兵力,同時向鐵路線上猛撲。座落在陽泉火車站以西數里的獅腦山,是陽泉的屋脊,控制了獅腦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鐵路的咽喉。為了牽制駐陽泉的日軍,掩護正太路西段軍民破路,我軍 385旅主力團14團,由陳錫聯旅長帶領,在暴風雨中占領獅腦山后,便開始向駐守在陽泉的日軍片山旅團司令部兵營猛攻。
21日,敵首片山大佐手舉軍刀,先砍下 8個長胡子日兵的腦袋,當作戰斗的祭禮,然后指揮敵兵千余人在炮火掩護下,向獅腦山上沖鋒。此時,臥在泥水里的我軍戰士沉著應戰,他們憑借有利的地形,用排子槍和集束手榴彈連挫敵軍。25日,發了瘋的敵人又糾集兩千余人,出動百多架次飛機,輪番轟炸獅腦山。我軍陣地上炸彈呼嘯,整個山頭煙塵彌漫,碎石飛濺,陣地上的工事多處被毀。敵人涌上山頭后,我軍以 500個刺刀與敵展開肉搏。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廝殺,直到天黑,敵軍死傷三百多人,狼狽撤退。我軍在這里與敵人浴血奮戰了七個晝夜,使獅腦山陣地始終牢牢地固守在我軍手中。
據有關資料記載,從8月20日到12月5日,在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中,我軍共進行大小戰斗1824次,斃傷日偽軍25800余人,俘日偽軍18600余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食品等;破壞鐵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橋梁、車站、隧道等260余處,使正太鐵路停運月余;攻克日偽據點2993個,鞏固和擴大了抗日軍民占領區。
“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拖住了敵軍進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戰場上的友軍作戰,遏止了投降妥協的逆流,挽救了時局危機,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斗志,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抗戰必勝的信心,成為我國抗戰史中最光輝的篇章。
為紀念“百團大戰的偉大勝利,緬懷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1985年 4月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報請中共山西省委批準,決定在獅腦山主峰興建“百團大戰紀念碑。
“百團大戰紀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圓雕、兩座題字碑、四個烽火臺和長 227米蜿蜒起伏的長城組成,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
高40公尺的主碑,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主碑的三個面上,分別鐫刻著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題詞。彭真的題詞是“戰績輝煌,永垂史冊;徐向前的題詞是“參加百團大戰的烈士們永垂不朽;薄波的題詞是“百團大戰,抗日戰爭中最光輝的一頁,必將載諸史冊,永放光芒。
第一座題字碑正面是“百團大戰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鐫刻著“百團大戰示意圖。第二座題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別鐫刻著《百團大戰紀念碑記》和《獅腦山戰斗紀略》。
整個紀念碑建筑群,結構嚴謹,美觀新穎,氣勢雄偉,威嚴壯觀,反映了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的宏偉氣魄。在紀念碑周圍是林木繁茂的獅腦山森林公園。公園內建有供人們游覽和休息的獅子閣、鐘亭、蘑菇亭,還有修復了的禪巖、蒲臺兩座古寺,使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獅腦山峰更加壯麗、秀美!
關鍵字: 正太路 百團大戰 紀念碑 陽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