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關長城
固關長城依山逶迤,地勢險要,與著名的娘子關、舊關共成鼎足之勢,為歷代軍事要塞。固關長城是在公元前333年(趙肅侯17年)修筑的趙長城基礎上,于明代萬歷17年(公元1589年)再次修復,成為明代都城第一道防線。現存長城為明代長城,是國內保留較完整的石砌內長城。現存遺址有:南段新關經將軍塔到白灰村(?最后一個字可能有誤)段7000米,北段固關經嶺后底到娘子關嘉峪溝段13000米的石砌內長城,全部依山而建。城墻寬2米,高3 4米。墻體上分設堞樓、藥樓、炮臺、墩臺、烽火臺、哨臺等軍事防御設施。固關長城有東西兩門,其防御目標主要在西邊,故西門樓筑有堅固的城門及甕城。城門上建重檐歇山頂關樓一座,城額“固關石刻完好。因其戰略要塞位置,故明朝在城內設3座衙門,中為“大衙門,由三品武官把守,稱參將;“二衙門由掌管勤務的把總負責,居城內后街;“小衙門由分管過往商賈行人稅收的守備負責,在西城門之內。
另外,城南原建有騎兵大校場,內設演武亭、點將臺、跑道、箭臺,城西邊有練兵的小校場。固關城內及周邊還建有西峰洞、關帝廟、奶奶廟、觀音廟、皮張廟、藥王廟、真武廟、魁星廟、文昌廟、三官廟、馬王廟、龍王廟、河神廟、十殿閻王幾亭臺樓閣,構成一座小皇城。
現在“西峰洞三字石刻以及光緒年間向榮元帥為關帝廟題的“萬世人杰牌匾、明代鑄造的銅炮、鐵炮等歷史文物和部分古建筑保存完好。307國道、太舊高速路穿城而過。固關再次成為山西東部游覽、休閑的好去處。1998年10月,固關長城1期工程順利開工。新關村干群一致,眾志成城,為恢復長城風采婦孺上陣,簞食壺漿,不畏艱險,聚沙成塔。投資65萬元,其中村民集資24萬元,義務工1.3萬個,歷時9個月修復北段長城620米,敵樓3座,堞樓上
關鍵字: 關帝廟 固關長城 河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