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街
平遙古城是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的街巷格局,呈現著龜甲上的八卦圖案,經緯交織,井井有條,動靜顯明,主次分明。
南大街又稱明清街,自古以為就是平遙縣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街道兩側的店鋪都是具有明清風格的建筑。
明清街中央的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貫通南北,樓南東側腳下有水井一眼,世傳“井內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樓,清時被冠以平遙縣十二景之一。街道并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坎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見當年街道上是如何車水馬龍的熱鬧,這些車馬來自全國各地,馱載著金錢,馱載著風險,馱載著驕傲,馱載著九州的風俗和方言,馱載出一個南來北往經濟血脈的大流暢。
“干字街是由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城隍廟街、衙門街組成的,精雅的屋宇接連不斷,森然的圍墻緊密呼應,經過一二百年的風風雨雨,處處已顯出蒼老,但蒼老而風骨猶在,竟然沒有太多的破舊感和潦倒感。
關鍵字: 東大街 南大街 平遙縣 明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