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晉商大院看什么?
提到晉商就會想起山西的各大晉商大院,歷史悠久、其家事舉世聞名。如喬家大院從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至今。是否曾想過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前來看各個晉商大院,他們到這里看什么?
最直接的當然是看建筑。建筑又分院落布局、房屋構造、裝飾藝術等方面。這幾家大院每座占地面積都在五六千平方米以上,每家都有200多間房,高墻巨宅,氣勢奪人。“曹家大院”俯瞰是個“壽”字,“里五外五,中間夾過堂”;“喬家大院”是雙“喜”字布局,“里五外三,穿心樓”;“渠家大院”的特點為“先次后主,院套院”;“王家大院”占地上萬平方米,外觀倚著黃土高坡如同城堡,內看庭院前堂后寢尊卑有序……這些大院都飾有精美的石雕、木雕、磚雕,“建筑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彩繪楹聯、額匾等舉目皆是。這些大院在建筑學上的意義,在民間藝術以至美學上的意義,都非同一般,確實值得一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都會有收獲。
聽說當地的普通百姓對這些大院并不稀罕,為什么?因為這樣的大院在晉中地區何止這幾家,細數起來怕有上千。現在開放的這幾處大院都是明清建筑,能夠保留至今,大多因為用于學校、機關。附近還有許多類似的大院,老百姓你三間我五間地住著,有的已經拆了重蓋,有的隨意修修補補,不容易恢復原貌了。當地人對那些雕刻、彩繪早已司空見慣,不以為奇。不過,“大院”的多數游客還是山西人,他們來看一段歷史,一段距他們并不遙遠的、他們先輩的歷史。
“曹家大院”原名“三多堂”,就辦成“三多堂博物館”;“喬家大院”辦成“祁縣民俗博物館”,“王家大院”叫“中國民居博物館”,而“渠家大院”布置成“晉商文化博物館”,加上平遙縣在過去號稱“天下第一號”的“日升昌”票號原址上建成的“中國票號博物館”,一部晉商興衰史,就相當完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些博物館的展品從商號的牌匾、幌子,到掌柜的算盤、帳簿;從票號的匯票、信札,到居室的家具、器皿,一應俱全。大量的照片和圖畫,表現當時人物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原貌;而為數不多卻稀世罕見的珍寶。使人得窺晉商財富之一斑。文字說明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東家的經營策略和給伙計立的規矩,也有商幫聯絡同行、自我管理的會館制度;細如察驗銀子成色的歌訣、防假密押的密碼,大到“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精神原則,晉商發家致富的門道叫人大開眼界。晉商里的有名人物都列舉介紹,重大事件以蠟像來表現,繁浩的家譜細細排出……逛一趟“大院”,晉人的經商歷史、晉商的經營之道,不能深入了解,也可略知一二。
“大院”的復原開放和晉商歷史的展現,游客的踴躍與興趣盎然,都顯得有些意味深長。這絕不止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影響,中國進入市場經濟的大背景更說明問題。去“大院”之前,大多數的人想的是了解這段歷史;走出“大院”,盡管見仁見智,但大多數人,尤其是山西人想的是:如何在今人手里,再現晉商輝煌!
關鍵字: 喬家大院 山西 建筑 晉商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