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碧玉皇藏峪
從安徽蕭縣縣城往東南約三十公里處,有一群高高低低、蒼蒼莽莽、綿延不斷的山峰,山不大,卻林木蒼翠,郁郁蔥蔥,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于公元二〇〇六年農歷八月的最后一天,我和幾位好友一起來到皇藏峪,與這里的山光林影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皇藏峪,原名黃桑峪,因峪內長滿郁郁蔥蔥的黃桑樹而得名。后因那位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的漢高祖劉邦,稱帝前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改名皇藏峪。皇藏峪不是大家閨秀,她沒有泰山的偉岸,沒有華山的險峻,沒有黃山的雄奇,也沒有廬山的富麗,但她姿態嬌小,容顏清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近幾年,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她亦不甘寂寞,漸漸張揚起來,以她的秀姿素面,吸引了豫魯蘇皖接壤地區紛至沓來的游客。蒼山萬疊的皇藏峪,向我們展示著一幅幅波瀾壯闊、美輪美奐的畫屏,讓我們目不暇接。這里的山勢總的說來并不算陡,有的舒舒緩緩,一如河南永城境內的芒山;有的雖然稍微有些陡峭,但也決不似華山那樣斧劈刀削危崖萬仞。皇藏峪山石的性格特征十分鮮明,她多顯平滑柔潤之態,但也不乏突兀、嶙峋和斑駁,多種面貌的山體共生,豪放與婉約并存,輝映著渺渺青空。那些冷峻的山石,則如皇帝的容顏一般滄桑肅穆,從古到今,俯瞰了人間千萬年。樹,恐怕是皇藏峪最得意的杰作。近一百五十種樹木交錯混雜,參差爭榮,共同組成了淮北大地三千余畝蒼茫浩瀚的林海。這里古樹眾多,高可參天,葉茂根深,奇形怪狀,千姿百態。蒼松、翠柏、黃桑、青檀、銀杏以及各種雜果樹,染綠了層層疊疊的山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屹立于山坡的雕梁畫棟、香煙繚繞的瑞云寺內的兩棵樹,一棵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銀杏樹,另一棵是八百多年前的桂花樹。她們曲干虬枝,盤根錯節,濃蔭匝地,花果溢香,曾經見證了唐風宋月,沐浴了明雨清霜,享受著一代又一代虔誠香客們旺盛的香火,默默審視著塵世的清新與貪欲、善良與罪惡。在皇藏峪景區附近的小店吃野蘑菇燉菜雞,是游客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大享受,我們這次游覽就很享受了一次。但見山腳下有一片平坦的開闊地,上面建筑著一排數間極為簡易的民房,沒有圍墻,沒有院門,有的是四面的株株綠樹、層層青山。房內擺設著整整齊齊的桌凳,房前支著一排四個鍋灶,昭示著這是一個簡易的小飯店。我們沒有進入房間,而是在房前空地上的一張桌子前坐下來,點了飯店拿手的野蘑菇燉菜雞,當然還有幾個下酒的小菜,從自帶的車里拿出一瓶酒來,邊吃邊喝。此時,山風低語,青鳥軟啼,秋陽撫慰著蒼山,菜香夾雜著酒香,聽覺的,視覺的,味覺的,一齊刺激感染著我們的感覺器官。那掌勺的中年婦女嫻熟的技藝,那端盤送菜的年輕小伙兒周到的服務,娘兒倆那淺笑的面容、溫馨的話語,使我們親身感受了賓至如歸的含義。皇藏峪的山民是善良樸實的。那長相并不十分漂亮的導游女士,少了幾分竭力勸游客掏腰包、吃商店或寺院回扣的狡黠與刁鉆,多了幾分為游客提供各種方便的熱情與真誠;那守著小攤兒賣木瓜、石榴、靈芝、酸棗的老翁老嫗和少男少女,沒有強買強賣、滿天要價、大發橫財的行為,顯示出本本份份、規規矩矩、文明待客的素質;那鎮上的民眾,那路上的行者,不論年長的年輕的,全都耐心、熱情、溫和而有禮貌地回答著我們的問路。我們不由地感嘆這里桃花源一般民風的古樸和世風的清良!皇藏峪的山美、樹美、食美,人更美。美麗的皇藏峪正張開熱情的懷抱,召喚著天下愛美的游客!文:王高峰 圖:星海花樹 輯錄:三峽紅葉
關鍵字: 東南 公園 安徽蕭縣 林木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