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游記
六月末的一天,幾個朋友突然說想去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玩玩兒。說走就走,幾個人坐上車,朝馬鞍山旅游風景區駛去。我們居住的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鎮城區離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只有十多里地,汽車跑了不一會兒,就看到馬鞍山了。說它是馬鞍山,真是太像馬鞍了,有時候我甚至懷疑,那搭在馬背上的真正的馬鞍子,是不是仿照馬鞍山制作的啊?“馬鞍鞒”上長滿了灌木和喬木,就像在馬鞍上搭了一條綠色的鞍墊。車到馬鞍山底下,我們下了車,仰首向上看去,是那令人目眩的峭壁,雄鷹在它的半腰盤旋,白云在它的身旁飄移,使人敬意頓生。其實,這座馬鞍山,并不是整個景區中最高的山,只因形狀特異,給人以深刻印象,這座國家森林公園才以它命名的。過了馬鞍山就進入了旅游風景區。到這里來游玩必須登山。九點多鐘,我們開始沿著石階向山上爬。山溪從路旁嘩嘩地流過,樹了花了草了全都喜氣洋洋的,一陣陣花香隨風飄進了我們的鼻孔里,樹上的鳥兒來回跳躍著正在舉行歌舞比賽……這里啊,山是綠的,水是清的,天是藍的,空氣是清新的,就這環境,甭提多美了!嘿,你看那小松鼠,在樹上探頭探腦,好像要從我們這群人中找出它熟悉的朋友似的。有幾只美麗的蝴蝶圍著我們飛了一圈又一圈,其中的一只竟然落在了我的肩上,惹得朋友們一陣笑。我們邊走邊笑邊觀景。往左看,是“望天鏡”,那是山頂的巨石上長的兩棵樹搭成的像窗戶一樣的一個方格,人在山下透過那方格可以看到一塊四方的藍天;往正前方的山上看,是“龜兔賽跑”,兩塊巖石,一個像龜,一個像兔,活靈活現,龜的頭伸出老長,像是在使勁往前爬,而那只剛睡醒的兔子呢,支著兩只耳朵像是在往后看。哈哈哈,這只傻兔子,還不知道老龜已經跑到它前面老遠了呢!一會兒,一只碩大的石虎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那虎是用原地的山石雕刻的,胖乎乎的,是只睡虎,看到它那憨態可鞠的樣子,誰不想趴到它身上去戲耍一番呢?我們在石虎身上小憩了片刻,接著往山上爬。走了沒幾步,看到路邊幾棵高大的老杏樹上長滿了青杏,伸手摘幾顆下來,用手絹一擦就放到嘴里去了,那種酸酸的感覺一下子就傳遍了全身,我不禁打了個冷戰,站在原地好幾分鐘沒動地方。再看那棵老杏樹,葉子隨著微風搖啊搖,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笑我這個饞嘴的家伙呢。再往上走,看到路旁一些樹長得奇形怪狀,有的彎彎曲曲像虬龍,有的展翅欲飛像青鳳,有的粗壯有力像小伙,有的纖細窈窕像秀女,有趣的是,一棵橡子樹很不安份地用胳膊摟住了一棵杏樹的腰,難道想在這大山里跳交誼舞么?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有些累了,我招呼著朋友們在石階上坐下來。突然,發現路邊樹下的草叢中有一團黃白色的東西,細細一看,是蘑菇,是那種很好吃的草蘑!我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伙伴們。這幫伙計,立刻沖進了林子,不一會兒,一人手上一大捧,可是,這些蘑菇沒東西裝啊,怎么辦?一個伙伴把裝礦泉水瓶子的挎包倒出來,大家把蘑菇裝了進去,裝了滿滿一挎包呢。到了山半腰,出現了一塊稍為平坦的山脊,從這里往南走,就是牛郎峰景區了。我們延著石階來到了這一景區。這里有三大景觀,一是牛郎峰,二是夾扁石,三是仙人床。那牛郎峰,像是一幅寫意畫,一塊人形的巨石立在那里,它的左右各有一個小一些的立石,據說,那是牛郎拉著他的一對兒女在追趕已經回到天上去的織女呢。夾扁石,是兩塊一人多高的石頭中間有一條斜縫,看上去,這條縫很窄,誰都會懷疑人從這縫隙中間能過得去么?實際上,如果過得方法正確,不管你是胖子還是瘦子,都能從這里擠過去。不過啊,前胸后背全要貼在石頭上才能過去的,要不怎么叫夾扁石呢?這不,我的一個朋友過得不得法,卡在那里了。我忙在旁邊喊:“踩一下石縫底下的墊腳石!”他按我說的做了,才過了這一關。大家來到仙人床前,開始輪著上去享受。那仙人床,是一塊巨石,巨石的平面有五平方米左右,它的右邊是百米深淵,深淵下是郁郁蔥蔥的密林,左邊也是絕壁,人只能從前邊或后邊爬上去。人到了上邊,真有飄然欲仙的感覺。還有更奇的,那仙人床盡管是天設地造,卻像是專家設計制造的,上面雖然有些不平,但一些凹凸之處似乎是按人體結構研磨出來的,有枕突,肩窩、腰墊和臀窩,不管你是大個子還是小個子,只要躺到那個臥位里,都會覺得特別舒服。最奇的,這仙人床經太陽一曬,熱乎乎的,難怪我的朋友剛躺上去就開始喊:“嘿!真他媽的舒服,太舒服了!”在這里,賴床的可是大有人在喲,要不是旁邊的人一個勁兒地催,有人也許真想在這兒睡一覺呢!從仙人床下來,往前走,就到了牛郎峰的的西端,從這里向遠處望去,茫茫林海,峰巒疊翠,山下的公路像是林間的一條絲帶,急馳的汽車就像是一個個甲殼蟲。這時候,我們都有一種凌風駕霧的感覺,朋友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掉轉頭往回走,到了山脊平坦處,大家在這里吃了點野餐補充體力后,接著往頂峰攀登,終于到了馬鞍山頂峰。這兒,風景與下面大不相同了,人們的視野也更加開闊了。這里是一片開闊地,有很多榛柴棵子,還有誘人的草甸,喬木以美麗的白樺為主。我們觀賞了夢幻般的鯨魚石、海豚石、石猴望月、擎天一柱,參觀了令人遐思的“天王椅”和南北石林,奇觀美景數不勝數,走了一處又一處,總有下一處在等著你。下午兩點多了,我們走得實在沒力氣了,才不得不下山去。我們沿著牛郎峰西側的石階下山,石階兩側的榛柴棵子時不時地就拉我們一把,似乎在依依不舍地跟我們握手道別。“我們還會來!”我大聲喊道。大山也跟著喊“還會來——還會來——”
關鍵字: 內蒙古 喀喇沁旗 旅游 朋友 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