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行---之梅山水庫
天堂行――之梅山水庫 幾年前的春和景明,受兄弟單位之邀,我有幸參加被譽為華東地區最后一片原始森林風景區——天堂寨的探訪之旅。 清晨五點汽車從阜陽出發,一路南下,過淮河,經葉集,行程一百多公里,第一站便來到紅色革命老區,又被稱為將軍的搖籃――金寨縣。 青山環抱,綠水繞城,明媚的春光灑滿了縣城每個角落。縣城不大,也較繁華熱鬧,店鋪門市,鱗次節比,街上行人駱繹不絕,茶行、竹藝、木器便是這里的主角,城中雖無高樓大廈,也無天橋高架,但在藍天白云下,這里的一切顯得是那么的純樸、祥和、自然。從縣城向南五公里,便是著名景點――梅山水庫了。放眼望去,在群山之中,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大壩猶如長虹臥波橫跨在高峽平湖之中,水庫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于大山之間,連拱聳云,重巒疊嶂,水面波光粼粼,星光點點。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順石階而下,水庫邊有鐵船等租,上船便開始親近青山碧水之行,在雄奇高岸的大壩之下,船從水庫中央緩緩地向東南方向駛去,站在船頭觀看,碧波清澈而不見底,水面浩大而不知源。水庫四周的美景,或是山崖陡峭,或是坡度低緩。蔥蘢的松柏,茂密的叢林在碧波蕩漾中倒影,遠山如黛,水光山色,薄霧蒙蒙,此情此景,猶如一副美麗的水墨畫卷,真是人在水上走,畫在山中留。船依山而繞,伴云而走,劃過一個大彎,停靠在東面的土碼頭邊。棄船上岸,岸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或紅、或黃、或紫,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姹紫嫣紅,芳香陣陣,令人心曠神怡。順山間小路蜿蜒而上,越過山梁,繞出松林,前面便是水庫大壩的東端,沿壩頂西行,在許多半圓建構中繞走,每個建構都標有此處與下面河床的高度數字,依次看去70m-71.5m-75m-80m….最高處是88.2m,大壩全長443.5m。 登壩南眺:連綿青山、無際鮮花、碧綠茶園、如茵綠毯、盡收眼底。青蛙石、水上兵馬俑、梳妝臺等景點,形象各異,栩栩如生,讓游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壩北是裸露的河床,鋪滿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子,低頭俯視,頭暈目眩,心驚膽戰,如有恐高者絕不可下看,據導游介紹:梅山水庫于1954年6月開始動工,1956年4月建成,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拱形水壩,和它同期建成的還有四座大中型水庫,他們都位于淮河的上游,大別山腹地,這就是五十年代聞名全國的大別山五大水庫體系。為什么要修建這五大水庫呢?解放初期淮河是一條有名的害河,有句話叫:“走千走萬,不走淮河兩岸”,不難聽出淮河兩岸人民生活是多么的艱辛!1951年5月15日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周恩來親自主持工作會議,下令水利部在淮河上游興修水庫,于是就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建成了金寨縣響洪甸水庫和梅山水庫、霍山的磨子潭水庫和佛子嶺水庫、舒城縣的龍河口水庫,這五顆璀璨的明珠。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聽著導游娓娓動聽的介紹,看著巍巍的群峰,浩瀚的碧波,風光之秀,山川之美,使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離開梅山水庫,告別金寨縣城,繼續我們南下的旅程……
關鍵字: 原始森林 天堂 汽車 紅色革命 金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