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古運河
對蘇州,偶有著比上海更多的期待,因為在想象中,她應該是更具歷史積淀和人文氣息的城市,也是在“國際化”之余能夠延續本土風情的地方。 自古,江浙多流傳才子佳人的故事,讓蘇州這座城市更添浪漫婉約的色彩。 到達蘇州,我們先經過的是它的現代工業園區,感覺真的非常棒:)板塊式的科學規劃,道路直貫而連通,大片的綠化帶是板塊與板塊的分界區,可能是因為園區多是高科技電子產業,空氣不受污染,干凈清新。 最讓偶覺得喜愛的是,沿路的綠化帶不時可見形態有趣的抽象雕塑點綴其中,讓園區多了一絲人文氣息,就連公共汽車站都是由簡約而不規則的線條勾勒出輪廓,頗具藝術感,讓偶不自覺地聯想去那句廣告詞“科學以人為本”。我想,科學與人文融和是人類最佳的生存狀態,工業園區的設計也如是。 順著園區,我們進入了蘇州老城區,與工業區的現代化氣息不同的是,這里街巷臨河,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簡靜雅潔,讓人有種剎那間時光交錯的幻覺。 留意老城區的建筑,還是要贊一下城市的規劃者,這里的建筑都還保留著古城風格,高度也基本整齊統一,沒有高樓磅魄“呼應”亭臺玲瓏的不協調。可能是為了延續古城的建筑風格,公共汽車站也是飛檐翹角,黑瓦白墻,就連路燈,都是古色古香的花燈樣式,十分古樸淡雅。 偶想,屬于我們中華特色的建筑還是要這樣保留下來,一座城市的風情無非就體現在歷史積淀下來的特色。我們之所以效仿古羅馬建筑,追捧意大利設計,除了尊重建筑學上的原理外,還因為他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和文化氣息,那么屬于中國自己的風情和藝術特色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延續下去呢?至少,可以讓對遠道而來的老外們,咋咋呼呼贊嘆一番,不枉費我們上下五千年走過的歷史。 談起蘇州,最聞名的是園林。蘇州園林,本是江南私家花園的代表,是古時達官貴人回避傾軋官場、喧囂塵世的隱身居所。 這次,偶們游覽的耦園林并不算大,但據說較有歷史,也基本可以代表蘇州園林的風格。耦園原名涉園,為清順治年間保寧知府陸錦所筑,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之意,黃石假山是耦園的特色,據說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又名耦園。古時兩人耕種稱為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 園林內粉墻黛瓦、栗柱灰磚,染出返樸歸真的意境;山水花木、亭臺樓榭,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真如一幅濃墨淡彩的山水畫。 偶繞著園林漫步,想象了一下園主夫婦身居園中,品茗撫琴,吟詩插花的怡情畫面,自我陶醉和浪漫了一番…… 其實,許多看似平常的旅游景點,多是因為有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而讓人向往,而游者也多是融入了情緒與想象,才讓這些游覽的過程變得有滋有味,意趣橫生。 游完耦園,已是傍晚時分。在導游的介紹下,偶們又坐游船游覽了蘇州古運河,對沿岸景色似乎未留下多少印象,也無從記起,倒是對船上一歌女所吟唱的蘇州評彈記憶猶新。偶覺得,蘇州的小橋流水和園林花木就象一幅靜態的山水畫,只有襯上細膩柔美、吳儂軟語的蘇州戲曲,才被真正賦予了靈動的生命,流淌出溫軟柔美,清雅細膩的韻味。 蘇州之行,意猶未盡。
關鍵字: 多 工業園區 故事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