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條的茅山,神話不再
茅山既是道教名山,又曾是新四軍根據地,集宗教旅游與紅色旅游于一地,想來應該是個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前幾日去旅游,才發現那兒很是蕭條。 茅山位于鎮江、常州之間,從上海出發,由常州去較近。但網上常州到茅山的發車信息太少,因茅山隸屬鎮江,估計從鎮江走交通會更方便。先在鎮江玩一天,第二天去茅山,如攜程上推薦的二日游。攜程上對茅山的介紹比較簡單,很多信息都是在茅山旅游網上找的,包括交通、景點、特色旅游中的種種“神話”。一日行程中,在茅山景區內見到的游人,總共不超過五十人,那些神話也都是破滅了的。 8月9日早上坐火車到鎮江,住下后去火車站右首的公路汽車站買第二天去茅山的票,據說路上約二小時。買了最早一班7:50,12.50元/張。11:00買的票,編號為4-6,感覺去茅山的人不多。 第二天早早去候車,7:40時,隱約聽車站工作人員說什么車子壞了,前去打聽,正是7:50去茅山的車壞了,或者坐下一班8:45,或者坐7:40去句容的這班車,到句容后有很多車可以去茅山。直覺告訴我,不是車子壞了,而是去的人太少,那班車取消了!網上說茅山直接回鎮江的車最晚是2:00,再等一小時去的話,在茅山的時間就太緊了,于是當即立斷改去句容。工作人員一路小跑幫著去改車票,8元/張,7:50終于坐上了去句容的車,乘客只坐了大約一半。 8:50車到句容。先在車站看有沒有下午發往上海的車,沒有;常州的,也沒有;往鎮江的,到晚上6:00都有。基本信息了解完,依車站售票員指點出站找去茅山的車。街對面一輛正要發車,于是坐上。5元/張,9:10開,9:50到。從鎮江到此,總共二小時。來旅游的,好象就我們3人。問明最晚6:00有車回句容,就在路口候車。景點出口附近的公共汽車站,建得很好,但沒有開張或已經關門,如同附近大量的商鋪。 到茅山后有人拉客,5元送到門口,20元送進去,如網友所說,千萬別信。因為大門離得不遠,指標牌標得很清楚。而70元門票含景點內車資,每個景點及坐車時都要驗票的。 走去買門票時,見諾大的停車場只停了一輛單位大巴,我們猜測是來紅色旅游的。景點如此蕭條,讓我不禁對景區交通車每10分鐘一班之說產生懷疑。買票時問班車間隔,說是15分鐘。買完問下一班車何時,卻讓我們自己去邊上司機候車室問。司機反問我們什么時候買票的,聽說是10:00,便說15分鐘后。我暈! 等車時,聽到一陣鞭炮聲,領教了第一個茅山神話,所謂的“世界一絕”:“碑前放鞭炮,空中響軍號”。簡單地說,根本沒聽到什么“軍號”,倒也省了我的鞭炮錢。好在10分鐘后又到了二位游客,司機隨即發車了,我們開始隨景區交通車的茅山之旅。 第一個景點喜客泉,到后就有導游前來講解。先是碧印池,與有求“必應”諧音,5元換10個“古”幣,投向池中不遠的蟾蜍,自有一番讓人掏錢的說法。接下來就是喜客泉了:“游人行至泉邊,鼓掌幾下,頓見泉內水珠上涌,狀似翠嶺吐玉,又如客臨泉喜”。同車下來的五個人一起鼓掌,泉水沒有任何反應——第二個神話破滅。導游解釋說人不夠多,可后面又來一撥人時,導游只顧帶我們幾個先去“摸福袋”、再去“請福牌”了。同車來的母子摸了福袋,屋內坐著的那位顯然解釋不透福袋中信息,于是后來在一個稱為什么社會研究中心的屋里,請人算命了。此處還有“得子谷”,兒子說是導游見我們都已有子,于是不再費力,讓我們自己游去了:棧道引入林中,倒是一片原始風貌。 我們是只看景、不加入“游戲”,讓導游很無奈。等車時,問導游此處是何人投資,導游說是信眾,如果都像我們這樣,這個景區就建不起來了。問導游為何如此蕭條,說不是旺季,正月里旺。一年只旺那么幾天?正說著,有幾個人罵罵咧咧地出來,說是里面的人像“搶錢”,先說免費,后又要隨意給錢,給了20元嫌少,出語傷人,云云。在宗教場所旅游,要你掏腰包是很正常的事,但才第一個景點就開始抱怨,倒是少見。不過后來所見,也只有此處有導游跟著鼓動游人花錢,其他各處都沒有導游,雖少不了賣香、算命的,但各人隨意,在某個宮中還見到貼有燒香至多不超過480元并帶舉報電話的告示。 交通車一等等了20分鐘,帶上山兩位游客。那兩位或許是常客,不聽導游勸說,堅決不下車,和我們一同上了第二個景點——頂宮(敕賜九霄萬福宮)。此宮不愧茅山“三宮五觀”至首,建筑布局完整,鐘鼓樓、藏書樓、幾進大殿,除了佛道人物不同,格局與佛教寺院很相似。另外,茅山鎮山之寶、宋徽宗賜“玉印”等四件玉器,均在其后的展覽室中,值得一覽。由于頂宮位于茅山最高峰大茅峰,在山頂俯瞰四周,茅山中諸宮盡收眼底,積金峰頂印宮的老子神像也遙遙相對。此時已近正午,天氣炎熱。我們在宮側的涼亭中休息,略吃了點隨帶的東西。在停車場等車去印宮(元符萬寧宮),小販攬客,說車要等很久,并且坐滿才發車云云,而他10元可送我們去。約十分鐘景點車來,我們坐上去后就發車了。從大茅山頂到積金峰頂,山路盤旋陡峭,路程雖不算長,但如在正午陽光下行走,怕也會很艱難。 與古色古香的頂宮不同,印宮差不多可說是個新景。最吸引人的是老子神像,手執紈扇,盤腿而坐,目光炯炯。左手中指下被稱為“戒指”的蜂窩如此之大,出乎意料——這也是我僅見的“特色旅游”賣點。烈日下,神像下的展覽室成了我們最好的休息處,上層四面來風、涼爽異常。因為天氣太熱,亦不求官,便沒有心思去尋訪勉齋道院門前的“瓶(平)升三級”神秘符圖。不知是否游人太少之故,神像下太極廣場中央噴泉未開,那彩虹神話自然也就無法看到了——其實在不同時間、從不同角度看過噴泉的人都知道,有陽光時,任何噴泉在某一角度都能看到彩虹。 在印宮停車場邊,有指示牌“仙人洞向下30米”,沿臺階向下即到。一到洞口,涼氣撲面而來,真是暑氣全消!我們不得不在門廳休息片刻收收汗,以免直接進入著涼。仙人洞不長,也沒有特別奇特的地方,約一、二分鐘路程,后面一段往上走,就有點熱了,出口處正是印宮的停車場。 停車場正有車等著,叫醒里面的司機,直接坐到了山腳下的烈士紀念碑前。 茅山既是道教名山,又曾是新四軍根據地,集宗教旅游與紅色旅游于一地,想來應該是個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前幾日去旅游,才發現那兒很是蕭條。 茅山位于鎮江、常州之間,從上海出發,由常州去較近。但網上常州到茅山的發車信息太少,因茅山隸屬鎮江,估計從鎮江走交通會更方便。先在鎮江玩一天,第二天去茅山,如攜程上推薦的二日游。攜程上對茅山的介紹比較簡單,很多信息都是在茅山旅游網上找的,包括交通、景點、特色旅游中的種種“神話”。一日行程中,在茅山景區內見到的游人,總共不超過五十人,那些神話也都是破滅了的。 8月9日早上坐火車到鎮江,住下后去火車站右首的公路汽車站買第二天去茅山的票,據說路上約二小時。買了最早一班7:50,12.50元/張。11:00買的票,編號為4-6,感覺去茅山的人不多。 第二天早早去候車,7:40時,隱約聽車站工作人員說什么車子壞了,前去打聽,正是7:50去茅山的車壞了,或者坐下一班8:45,或者坐7:40去句容的這班車,到句容后有很多車可以去茅山。直覺告訴我,不是車子壞了,而是去的人太少,那班車取消了!網上說茅山直接回鎮江的車最晚是2:00,再等一小時去的話,在茅山的時間就太緊了,于是當即立斷改去句容。工作人員一路小跑幫著去改車票,8元/張,7:50終于坐上了去句容的車,乘客只坐了大約一半。 8:50車到句容。先在車站看有沒有下午發往上海的車,沒有;常州的,也沒有;往鎮江的,到晚上6:00都有。基本信息了解完,依車站售票員指點出站找去茅山的車。街對面一輛正要發車,于是坐上。5元/張,9:10開,9:50到。從鎮江到此,總共二小時。來旅游的,好象就我們3人。問明最晚6:00有車回句容,就在路口候車。景點出口附近的公共汽車站,建得很好,但沒有開張或已經關門,如同附近大量的商鋪。 到茅山后有人拉客,5元送到門口,20元送進去,如網友所說,千萬別信。因為大門離得不遠,指標牌標得很清楚。而70元門票含景點內車資,每個景點及坐車時都要驗票的。 走去買門票時,見諾大的停車場只停了一輛單位大巴,我們猜測是來紅色旅游的。景點如此蕭條,讓我不禁對景區交通車每10分鐘一班之說產生懷疑。買票時問班車間隔,說是15分鐘。買完問下一班車何時,卻讓我們自己去邊上司機候車室問。司機反問我們什么時候買票的,聽說是10:00,便說15分鐘后。我暈! 等車時,聽到一陣鞭炮聲,領教了第一個茅山神話,所謂的“世界一絕”:“碑前放鞭炮,空中響軍號”。簡單地說,根本沒聽到什么“軍號”,倒也省了我的鞭炮錢。好在10分鐘后又到了二位游客,司機隨即發車了,我們開始隨景區交通車的茅山之旅。 第一個景點喜客泉,到后就有導游前來講解。先是碧印池,與有求“必應”諧音,5元換10個“古”幣,投向池中不遠的蟾蜍,自有一番讓人掏錢的說法。接下來就是喜客泉了:“游人行至泉邊,鼓掌幾下,頓見泉內水珠上涌,狀似翠嶺吐玉,又如客臨泉喜”。同車下來的五個人一起鼓掌,泉水沒有任何反應——第二個神話破滅。導游解釋說人不夠多,可后面又來一撥人時,導游只顧帶我們幾個先去“摸福袋”、再去“請福牌”了。同車來的母子摸了福袋,屋內坐著的那位顯然解釋不透福袋中信息,于是后來在一個稱為什么社會研究中心的屋里,請人算命了。此處還有“得子谷”,兒子說是導游見我們都已有子,于是不再費力,讓我們自己游去了:棧道引入林中,倒是一片原始風貌。 我們是只看景、不加入“游戲”,讓導游很無奈。等車時,問導游此處是何人投資,導游說是信眾,如果都像我們這樣,這個景區就建不起來了。問導游為何如此蕭條,說不是旺季,正月里旺。一年只旺那么幾天?正說著,有幾個人罵罵咧咧地出來,說是里面的人像“搶錢”,先說免費,后又要隨意給錢,給了20元嫌少,出語傷人,云云。在宗教場所旅游,要你掏腰包是很正常的事,但才第一個景點就開始抱怨,倒是少見。不過后來所見,也只有此處有導游跟著鼓動游人花錢,其他各處都沒有導游,雖少不了賣香、算命的,但各人隨意,在某個宮中還見到貼有燒香至多不超過480元并帶舉報電話的告示。 交通車一等等了20分鐘,帶上山兩位游客。那兩位或許是常客,不聽導游勸說,堅決不下車,和我們一同上了第二個景點——頂宮(敕賜九霄萬福宮)。此宮不愧茅山“三宮五觀”至首,建筑布局完整,鐘鼓樓、藏書樓、幾進大殿,除了佛道人物不同,格局與佛教寺院很相似。另外,茅山鎮山之寶、宋徽宗賜“玉印”等四件玉器,均在其后的展覽室中,值得一覽。由于頂宮位于茅山最高峰大茅峰,在山頂俯瞰四周,茅山中諸宮盡收眼底,積金峰頂印宮的老子神像也遙遙相對。此時已近正午,天氣炎熱。我們在宮側的涼亭中休息,略吃了點隨帶的東西。在停車場等車去印宮(元符萬寧宮),小販攬客,說車要等很久,并且坐滿才發車云云,而他10元可送我們去。約十分鐘景點車來,我們坐上去后就發車了。從大茅山頂到積金峰頂,山路盤旋陡峭,路程雖不算長,但如在正午陽光下行走,怕也會很艱難。 與古色古香的頂宮不同,印宮差不多可說是個新景。最吸引人的是老子神像,手執紈扇,盤腿而坐,目光炯炯。左手中指下被稱為“戒指”的蜂窩如此之大,出乎意料——這也是我僅見的“特色旅游”賣點。烈日下,神像下的展覽室成了我們最好的休息處,上層四面來風、涼爽異常。因為天氣太熱,亦不求官,便沒有心思去尋訪勉齋道院門前的“瓶(平)升三級”神秘符圖。不知是否游人太少之故,神像下太極廣場中央噴泉未開,那彩虹神話自然也就無法看到了——其實在不同時間、從不同角度看過噴泉的人都知道,有陽光時,任何噴泉在某一角度都能看到彩虹。 在印宮停車場邊,有指示牌“仙人洞向下30米”,沿臺階向下即到。一到洞口,涼氣撲面而來,真是暑氣全消!我們不得不在門廳休息片刻收收汗,以免直接進入著涼。仙人洞不長,也沒有特別奇特的地方,約一、二分鐘路程,后面一段往上走,就有點熱了,出口處正是印宮的停車場。 停車場正有車等著,叫醒里面的司機,直接坐到了山腳下的烈士紀念碑前。 紀念碑前廣場正在維修,塑像很滑稽地裹著包裝帶。烈日之下,我們沒有前去,轉而前往紀念新四軍紀念館。正巧看到交叉路口停著一輛車,是茅山——常州的,一問之下,說是1:50開往常州火車站。真是天助我也!此時正是1:20,還夠我們去紀念館匆匆參觀一道。 進紀念館時,正見到那家來紅色旅游的單位舉行黨員宣誓儀式,大概有二十來人,是我在景區內見到人最多的一次。紀念館很不錯,圖片資料豐富,實物也有一些。不知是否游人稀少,一些帶聲光電的所謂“現代化”場景演示都沒開,讓兒子覺得很不過癮。 1:45上車,司機卻又將車開去拉貨,直到2:00才離開茅山,票價11元/張。路上又拉了一批貨,在某地等幾個人,到常州后又開到小街上讓人來取貨,如是折騰,到常州汽車站是3:50。盡管如此,比繞道句容去鎮江還是要好多了。火車站就在汽車站對面,即刻前去買票,很幸運地買到了16:49的t711次往上海的車票,有座。隨即用開車前的這段時間,到車站的麥當勞吃了午餐+晚餐。火車到常州時晚點10分鐘,到上海基本準點,18:55。
關鍵字: 新四軍 旅游 根據地 紅色旅游 道教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