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網師園
那天,去完滄浪亭,雨仍然下的很大,本該打道回府,但心里仍然堵的慌,那就去吧,隨滴滴答答的雨去往遠處的網師園…… 本該乘車去,但選擇了步行,撐著傘,在茫茫的雨中慢行……在西北的高原上,見過朝圣的人們,人們認為朝圣需要付出自己的虔誠,我不是去朝圣,但是面對一座建筑的藝術精品,心底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 一直淅淅瀝瀝的雨,到了網師園卻停了,進去吧,踏進高高的門檻,進入了心儀的網師園。看過介紹,知道網師園是蘇州小型園林的代表,園子雖小,但是自有一番天地。 穿過回廊,來到了網師園的主花園,似乎沒有太多的感受,園子是小了些,但是還是要走走的,來到了張大千兄弟畫虎的院子,站在沿廊下,想找找張大千居于此的感覺,整個院子是一方獨立的天地,高高的圍墻把院子與網師園的主體分開了。小院里有依墻而建的亭子,踏上亭子,坐下,此時淅淅瀝瀝的雨又開始了,心情靜了許多,不再有了探究的好奇,更多的是靜靜的安享。也許一個人靜靜的安享,才適合園子的本意。 坐在亭子里,聽著紛紛的雨,窺著從高墻窗格透出的點滴美景,心無雜念,只有自己,雨,還有窗格里變換的景致。想起身探究,又覺無趣,反倒不如坐下來點點的拾掇……想起了書上講起的“禪意景觀”,此是源于日本的一種景觀營造模式,書上說,以前有個日本僧人,隱居于一座高山之巔,山面對著大海,僧人在山上筑有一方庭院,庭院是封閉的,只是院墻上開有一方小洞。踏進院子,進入房間的路上,一剎間,人們可以窺見蒼茫的海景,此就是“禪意景觀”的來由。這是很有智慧的一件事情,再好的美景,也會因為日久不變而無趣,反倒不如珍惜典藏,帶著期望,帶著無窮的變換與想想,美的更加持久而有趣,這算是一種智慧吧。 帶著對墻外美景的探究,來到園子的主體,中心是一潭灣水,廊依水岸而建,亭與水相望……還是想坐下來,坐在了水邊的廊沿上,面對著一灣碧水,天空闊朗,水中游魚嬉水……最好什么都不想,只是這樣靜靜的待著,這種心境人容易專注,也比較安然,沒有了好奇,沒有了贊嘆,置身慢慢的悠然,也許張大千也是如此體會……
關鍵字: 建筑 精品 網師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