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圌山
煙雨圌山 在一個煙雨蒙蒙的日子,擋不山的誘惑,我們騎行江南名山——圌山。不在乎路途是否遙遠不在乎山色是否俊美,一路騎行一路笑語,我們風雨兼程收獲快樂。 圌山、五峰山位于鎮江境內。圌山塔原名報恩塔。因位于丹徒縣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層,每層有磚疊砌的腰檐,塔端聳立著葫蘆銅頁。附近群眾有“清明”登圌山游覽的習慣。傳說建塔時因山高路遠,建筑材料運輸困難,乃命登山者每人攜帶塔磚上山,因而又有‘萬人塔”之稱。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侵略軍竄犯鎮江時,當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監視英國兵船的動向。史書記載,距今4000年前,即有荊蠻人居于此,繁衍生息, 圌山箭洞,即傳為后羿射日,一箭射穿;青銅器,源于西周,1954年出土在大港煙墩山,證實了鎮江三千年文明。這里,是歷來兵家古戰場。抗擊金兵,南宋韓世忠在此扎營;鴉片戰爭,鎮江保衛戰首炮在大港圌山打響。地靈自然人杰民國上將軍、辛亥廣州黃花崗起義總指揮趙聲,即生于斯、長于斯。
關鍵字: 丹徒縣 圌山塔 平面 磚 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