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詩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而揚州之美,首推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揚州市城西北,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一個如豐滿秀麗的雍容少婦,一個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別有一種清瘦的神韻。六朝以來瘦西湖即為風景勝地,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成為揚州繁華盛景的象征。清代錢塘詩人汪沆慕名從杭州來此游覽,面對如畫的景致,即興成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故而得名。 瘦西湖風景區因其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秀麗典雅的自然風韻、相互因借的藝術手法、融南秀北雄于一體的藝術風格,成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通過aaaa級旅游區質量評定。 下揚州不游瘦西湖,乃憾事也!“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千詩句所描寫的就是這里釣魚臺畔好風光,這里是瘦西湖景區的精華之一,透過兩邊圓洞可看到瘦西湖的標志性建筑物--五亭橋和白塔游客置身于瘦西湖景區后門,卻有塔在園內之感,這是揚州園林建造中的借景手法的巧妙應用。富麗堂皇的熙春臺大廳
關鍵字: 揚州市 李白詩 杭州西湖 風景 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