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大明寺
大明寺里供奉的唐代高僧鑒真,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就不懼驚濤駭浪,不惜身家性 命,應日本僧侶之邀,為傳授戒律,東渡扶桑。他第一次東渡時,已經五十五歲 。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前五次東渡都失敗了,鑒真受盡了風濤兇險和人間酸 楚,但他矢志不移,克服無數艱難險阻,終于在第六次取得了成功。這時已是七十六歲高齡,且因積勞成疾,雙目失明。鑒真一行到日本后,受到僧侶、朝野的 熱忱迎慰。他在奈良修建唐招提寺,傳授戒法,成為日本律宗的創始人。中國先 進的建筑技術、雕塑藝術、文學、醫藥學等,也因鑒真東渡而傳播于日本。鑒真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象征。 鑒真生于揚州,長于揚州,是盛唐時期主持大明寺的高僧。為紀念我國古代這位杰出的大師,1963年在鑒真圓寂一千二百周年時,國務院決定在揚州大明寺 修建鑒真紀念堂。紀念堂由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設計。進入紀念堂門廳,便見橫 立的漢白玉碑,正面鐫刻著郭沫若的手書“唐鑒真大和尚紀念碑” 鑒真漆像在日本是被當作國寶保護的,已留存千余年。1980年4月,鑒真漆像由奈良唐招提寺森本長老一行僧眾護送回中國“探親” 現在鑒真紀念堂內供 奉的坐像是揚州漆器工藝的能工巧匠依照日本國寶鑒真干漆像制作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關鍵字: 人間 大明寺 揚州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