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獨游潤揚(12)踏上歸程
旅游札記——煙花三月獨游潤揚 (十二)踏上歸程(5p) 走出北固山,正是下午最曬的時候,尋思著趕緊乘車回揚州吧。在公交車站牌子上偶然一瞥,發現鎮江至揚州的旅游專線在北固山也有站,原來這條專線在鎮江和揚州的主要景區都停車。正好,就坐這車回去。10分鐘后,車來了,還挺空,除了五、六位乘客,全是空座,車況也不錯,比長途車好多了。車在中途停靠了兩三次,基本上坐滿了人,在將到潤揚大橋引橋的地方,司機停車收費,每人12元,隨后開車上橋。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于2000年10月開工,2005年4月建成通車。橋體全長35.66公里,其中主橋7.21公里,由懸索橋和斜拉橋兩部分組成。大橋橫跨長江南北,銜接鎮江、揚州兩地,結束了過江船渡的歷史。 汽車行駛在寬敞平坦的橋面上,望著窗外的橋身與長江,感嘆真是天塹變通途啊! 從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伊始的近30年間,長江上只建成了4座橋梁。其中最有知名度的是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而且都是公路、鐵路兩用橋。武漢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的第一座橋,50年代在蘇聯專家的援助下建成,于1957年通車使用。南京長江大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建于60年代,于1968年通車使用,當年,曾作為文化革命的輝煌成果進行過廣泛的宣傳。 武漢、南京這兩座城市我都去過,這兩座橋也都見過,而且還步行從橋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沿途還數了數橋體上有幾個用于熱漲冷縮的伸縮節。這座潤揚大橋可要比那兩座橋長得多,而且橋面上也沒設置步行道,往返都是3車道的高速路。 改革開放至今也快30年了,據說長江上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跨江大橋有50座左右,可見中國的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施工能力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汽車駛過了潤揚大橋,離開引橋不遠停了下來,一個戴眼鏡的男子走進車廂清點人數,填寫報表,從司機那兒取走了票款。看來,這是旅游專線公司制度中的一項。 汽車進入揚州城區,乘客陸續下車。車在文昌閣拐向北,我知道冶春茶社就在前面的護城河邊。讓司機停靠,就近下車。 冶春茶社的路邊有個收藏品市場,粗略地看了看,沒什么想要的東西,也沒打算買。 冶春茶社與富春老店差不多,主營揚州面點,也有冷拼熱炒的淮揚風味,還可以喝茶。 中午沒正經吃飯,在這里喝茶、用餐、歇腳,默默地消磨著時間。進來的吃客漸漸多了起來,桌子漸漸都被坐滿,傳來的噪音也提高了若干分貝。該走了。 順汶河路南行,在文昌
關鍵字: 北固山 揚州 旅游 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