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鋪子里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古稱金陵,與北京、西安、洛陽并稱為“中國四大古都”,這里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
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后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南京位于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
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境內綿亙著寧鎮山脈西段,城東鐘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故稱“鐘山龍蟠,石城虎踞”。
每每提到南京,首先想起的是一部部電影里讓人悲傷且壓抑的畫面。可就是如此深入人心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南京后。
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這座六朝之都,與朱元璋,康熙,孫中山有著層層疊疊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這座古都之中,按著歷史留下的遺跡行走,你會驚喜地發現,你的生命在歷史的不同時間段里。重復穿梭,你看到的聽到并產生想象的畫面,如同無聲的海嘯。
在突然的時間排山倒海的洶涌而至,矗立于前。四周轟聲如鳴,眼中產生一面只有自己才看得到的畫面。這便是歷史古都的魅力,它帶你回到過往,帶你去體會那個或繁華或動亂或隱世的年代。
【游玩線路推薦】
d1:明孝陵→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玄武湖
d2:雞鳴寺→瞻園→明古城墻→雨花臺風景名勝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靜海寺
線路指導:
d1:
抵達南京后,先到玄武湖邊選定住宿。找些小吃填填肚子后,乘游1路游覽明孝陵和中山陵景區,聯票140元。
下午乘9路車先到大行宮下車,參觀總統府舊址。
傍晚乘1路到夫子廟,在秦淮河邊品美食,欣賞夫子廟五彩繽紛的夜景。
酒足飯飽后,可乘1路車返回玄武湖,到湖邊散散步或夜游秦淮河賞賞河邊美景,之后就可以美美地在回味中進入夢鄉。
d2:
清晨起床,先去雞鳴寺進香,吃一碗雞鳴寺著名的齋面。
隨后乘304路車到平江府路站下車,步行至瞻園參觀。
結束后再步行至古城墻中華門參觀,約一站路左右。再從中華門坐公交車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公交線路很多,如游2、游4、33、101、102、105、106、305路都可以抵達。
下午乘游4路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再轉39路前往靜海寺,到閱江樓上觀賞江景。
小貼士:行程景點安排較全面有些緊湊,喜歡慢慢細游賞景的游客,也可自行根據各人愛好對一些景點進行取舍(如第一天可只參觀明孝陵、中山陵)或延長旅途時間。
【主要景點介紹】
>>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于此。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
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于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
明孝陵是現存建筑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制度,又通過改方墳為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筑“前方后圓”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帝陵建設規制,一直規范著明清兩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這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宏大、形制獨特、背依鐘山環境優美而著名于世。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筑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半球形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
廣場南端的鼎臺(現改為中山先生的立像)為大鐘的鐘紐,“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征,因此整個大鐘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孫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擺動的手勢好像正在發表關系國家命運的演說。
>>總統府
南京總統府位于南京長江路292號,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館。南京總統府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100多年里。
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這一建筑群,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遺址。
夫子廟即孔廟,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廟始建于宋,夫子廟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墻為照壁。
全長110米,高2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筑;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位于南京市東北城墻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 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 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歷史上除了訓練水軍之 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們的游樂地,1909年辟為 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后 湖等。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占地面 積437 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 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于 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 米,湖內養魚,并種植 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說起雨花臺,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一聲聲槍響和倒下的共產黨烈士,而在血腥之前,雨花臺其實已經有了3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中,南朝梁武帝時期,佛教盛行。
有位高僧云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感動上蒼,落花如雨,雨花臺便由此得名。不過我們聽到的雨花石雖然是這里的特色,可是并不產生于此。烈日當頭時來到紅色基地雨花臺公園。
一進門是一尊包含9個烈士的雕像,九位烈士不代表任何人,代表的是九個階級,其中有農民,學生,海外華僑,軍人,報童,工人等。環山的緣故,這里幽靜素雅。烈士雕像,紀念碑,紀念館筆直的建在一條中心線上,四周是低矮的樹木,一池湖水,陪伴著故去的人們,一年又一年。
關鍵字: 中國 南京 多 洛陽 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