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尋夢之行
朱家角鎮——溫柔水鄉,和江浙六大古鎮相比,上海市西南郊淀山湖之濱的朱家角鎮,規模不算大,名氣也小得多。但因為開發較晚,古貌保存較好。
加之出于地利之便,正逐漸成為江南古鎮游的一顆新星。這里沒有輝煌的歷史,沒有巍峨的建筑,沒有耀眼的名人,只有一座水鄉小鎮的悠閑、安逸。
遠處的寺廟明萬歷三十九年被賜名為“護國明遠慈門寺”。鎮內小橋流水,古意盎然。建于明萬歷年間建的放生橋是上海地區最大的一座五孔聯拱石橋。
全長70.8米,寬5.8米,結構精巧,形狀美觀,堪稱珠里(朱家角)十景之首。有詩云:“長橋架彩虹,往來便市井,日中交易還,斜陽亂人影”。
放生橋顧名思義,就是“放生積德從善”。僧人性潮曾規定在橋下只準放生魚鱉,而不得散網捕魚。一直覺得,這里的“放生橋”,仿佛與彼岸的嘆息橋心有靈犀。
因為,嘆息橋是為生命的罪惡而發出的悠長嘆息,放生橋卻訴說了對生命的尊重,以及人性的善良。江南的橋,還總和風景聯系在一起。放生橋的青石臺階編織成碎步,將你送到橋的拱頂。
放眼便是朱家角的全景。視野一開闊,風景的秀美婉約中便也帶有了一絲闊大。而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無形中也成了可以入夢的風景。
江南的古橋何止成千上萬。
但像放生橋這樣大跨度的五孔聯拱石橋卻是不多見的。橋凌空飛架,輕盈靈動,無論長寬高都有“滬上第一古橋”的氣魄。在放生橋畔有一個游船碼頭。
有數艘豪華游船開行淀山湖水上游路線,來回約40分鐘左右,沿途可瞭望華東地區天主教堂、東方綠舟、報國寺、淀山湖和元蕩湖等自然和人文景點。
意大利有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古時的江南也多有鹽商、米商。這并非“巧合”,而是拜兩地門前巷后的流水所賜。在朱家角參觀大清郵政局。
參觀結束,推開后門,眼前霍然就是曲折的水道,而腳下,便已經是碼頭了。一角停泊著的小船,是水鄉居民的“私家車”。解纜,輕劃,米、鹽、郵件等等,便通過這樣便利的水道網絡走向外面的世界。而此地的繁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南水鄉河道縱橫,大多是順應原來的地理環境整理開挖的,縱橫相織,成了“十字”、“井字”的河街格局。千百年來,這里從未被水淹沒過。
每每,鎮外汪洋一片,水鄉古鎮卻安然無恙。而現在,流水更多地承載了一葉葉扁舟和一縷縷委婉的吳歌,讓游客們在水上漂來漂去。落葉繽紛,撒滿河面,槳聲隱約,讓人沉醉,這才真正體味到了江南水鄉的樂趣。
朱家角鎮西濱淀山湖,宋元時形成集市,商業日盛,明萬歷年間,成為大鎮。民初商業鼎盛,“長街三里,店鋪千家”,為著名商市。1991年被國務院命名為“文化名鎮”。
枕河人家總是前門臨街,后門臨河。然而,無論是門前還是門后路過,都能看到,在一個個窗臺和屋角,花兒開得正艷。傳統的商鋪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門庭若市,年邁的老人十年如一日守著自己的手藝自己的商鋪。
青石板路上,一扇扇虛掩著的門前,老婆婆們佝著背,一邊揀著籃里的菜,一邊交流著家長里短。門后,飯菜的香味已經慢慢地彌散開來,誘惑著我們的胃。也許是栗子肉粽吧,也許是箬葉燒肉吧,也許是唯一能肯定的,巧手媳婦們一定圍著灶頭忙得正歡呢。
在著名的放生橋不遠處有一個號稱江南第一茶樓的兩層茶樓。如果你到這里足夠早(上午9點前),你將會為你看見的一幕感到驚訝,數百人擠坐在這里,聊天的,賭博的,下象棋的,搓麻將的。
或者只是悠閑的喝杯茶(。來朱家角一定要來這茶樓看看,你會恍然大悟,為什么朱家角的街道那么安靜,原來,人都在這茶樓里呢。
交通
1. 滬朱高速快線
車程:50分鐘
路線:全程高速
上車地點:普安路金陵路
班次 :
周一到周五:半小時一班,晚7點后1小時一班,末班晚10點
周六周日:20分鐘一班,晚7點后1小時一班
2. 旅游4號線
車程:60分鐘
路線:時而高速,時而非高速
上車地點:八萬人體育場 旅游集散中心
班次:半小時一班,末班下午3點左右
3. 滬朱線
車程:90分鐘
路線:全程非高速
上車地點:老成都路大沽路
班次:15分鐘一班,周一到周五末班晚9點,周六周日晚10點
開放時間:8:30~17:00
主題線路門票
1、民俗風情游:30元/人(包含3個景點:上海遠古文化館,大清郵局,課植園)
2、新水鄉訪古游,60元/人(包含9個景點:上海遠古文化館,大清郵局,城隍廟,全華藝術館,稻米鄉情館,圓津禪院,翰林匾額博物館,課植園,上海手工藝展示館)
3、魚米之鄉探討游,40元/人
當然,如果您只想瀏覽古鎮水鄉的美麗,可以只購買朱家角景區門票,10元/人。
關鍵字: 上海市 建筑 朱家角鎮 淀山湖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