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琵琶亭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一個秋夜,江州司馬白居易送客潯陽江頭,忽聞鄰船傳來情意哀怨的琵琶聲,動人心弦。他移船相見,原來是京城的一位歌妓。白居易重備酒菜,請此婦重奏一曲,聆聽妙音。在敘說身世中,得知歌妓“老大嫁作商人婦,“去來江口守空船。白居易從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聯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百感交集,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喟嘆。詩隨情發,寫出了千古絕唱《琵琶行》。 江州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在其“潯陽江頭夜送客處興建了琵琶亭。千余年來,琵琶亭屢建屢毀。1988年春,九江市人民政府為適應旅游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重建了琵琶亭。重建的琵琶亭位于九江長江大橋東側,占地3300平方米,為一仿唐園林建筑。主體建筑琵琶亭坐落在兩丈多高的花崗巖石基上。亭六角雙層,碧瓦紅柱,翹角重檐,周圍護以白石欄桿,給人以端莊穩重之感。金光燦燦“琵琶亭3個大字的巨幅匾額,由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書寫。楹柱上有清代文人董云巖的集句聯:“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天半入云,把琵琶亭周圍的水聲、風聲、江天、云彩、晚月融為一體,聯中有畫,耐人尋味。亭內展出了白居易詩文及他在江州的行蹤圖片。臺基上有用漢白玉雕塑的白居易像,高達3米。詩人頷首沉思,神采飄逸。 進院門的照壁上,有毛澤東手書的《琵琶行》巨幅大理石刻,氣勢磅礴,筆走龍蛇,書法的頗為遒勁。 琵琶亭兩側的碑廊鑲刻了自唐以來許多著名文人憑吊古琵琶亭的詩文。
關鍵字: 氣勢磅礴 漢白玉 百感交集 耐人尋味 藝術大師 花崗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