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傳說-龍虎山風光
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是國家級的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據說東漢中葉時期張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了中國道教發祥地。 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規模宏大的崖墓群構成了龍虎山風景旅游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龍虎山由紅色砂礫巖構成,形成了赤壁丹崖的“丹霞地貌”,福建的武夷山和廣東的丹霞山也屬這種地貌。明凈秀美的瀘溪河從山中流過,如一條玉帶由南向北把上清宮、龍虎山、仙水巖等旅游景點串連在一線上,從上清古鎮乘竹筏順瀘溪河而下的20里山水景色宛若仙境,令人流連忘返。 歷時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群堪稱中國之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在仙水巖百米高的懸崖絕壁上分布的古崖墓群,其數量之多,位置之險,造型之奇世所罕見。百米懸崖洞穴中的棺木是用如何放置進去的?古越族人為何要將先人安放于洞穴之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種“殊榮”……如此等等疑問,已成千古之謎,至今未能破解。為此,鷹潭市龍虎山風景旅游區管理局決定懸賞40萬元人民幣,邀請國內外有識之士破解千古之謎。大家不妨也來動動腦筋。 由于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懸棺是怎樣安放上去的,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謎,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詩道:“昔人騎鶴上天去,不向人間有蛻蟬。千載玉棺飛不動,空江斜月照寒煙。”為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龍虎山管理局懸賞40萬元,卻至今沒有得到一個入情合理的解釋。 現在有人想象出了一種方式,就是先派人從后山攀爬上去,再從崖頂順繩索而下,用滑輪把棺木吊上去。在眾多的方案中目前算是較為適合的,但是在地勢險惡、無法攀爬的懸崖絕壁上就無法適用了。 目前龍虎山景區暫時采用了這種方式每天做現場表演。當表演開始時,只聽聲聲爆竹響起,嗩吶奏出了道家樂章,兩個表演者便自峰頂輕輕騰空跳起,沿著懸掛在崖面的繩子攀緣而下.
關鍵字: 張天師 江西省 道教文化 風景 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