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之風景,游走在廬山的情人路上!!
20年前,一部《廬山戀》使廬山聲名鵲起,其豐富的旅游資源被不斷開發。要準確描摹廬山是困難的,因為它太有歷史了;想完整傳達廬山的美更不輕松,因為它的景致太多了;嘗試著轉述廬山的宗教色彩也很難成功,因為朝拜者說廬山到處是梵音…… 面對“深刻”的廬山,觸摸到的其實是它最柔情的一面,一種流動的、朦朧而舒展的美 廬山情感路線 是廬山的溫柔造就了《廬山戀》。那種步移景異的溫柔,促使愛情蘇醒、靈動、閃光、豐滿。云霧傾情 廬山東臨鄱陽湖,北依長江,氣候濕潤。又因山高谷深,對于“喜好走山谷”的云霧生成特別有利,所以廬山每年平均有200個霧天。山秀,云霧也調皮,剛從你頭頂掠過,又轉回來將你團團圍住;才像白雪樣平鋪,卻又波浪般滾滾而去…… 三疊泉瀑布一位攤主說,四五月份來廬山最好,下過雨能看到更加奇特的云霧。因為云霧多情,所以廬山的高峻陡峭、蔥蘢錦繡顯得非常可親。在別處“親近自然”,多少有些自做多情,而在廬山,景物是回應你的。 邂逅錦繡谷 廬山風景線有好多條,要談情說愛,可以從走花徑,錦繡谷開始。花徑以桃花為美,是白居易做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地方,四月來剛好“霧里看花”。花徑向西如琴湖旁邊就是錦繡谷,步行能到。錦繡谷長約1.5公里,三面環山,只有西北豁然開朗。谷隱深翠,四壁云山,是容易邂逅艷遇的地方。 相約情人路 在黃龍寺和蘆林湖之間有一條路,當地人叫情人路,還沒被游人發現。到黃龍寺后不往下走,折上回龍路(即情人路),喧鬧立即隱在身后。小雨后的路面是濕漉漉的,稀有的陽光投射進參天古樹,樹下厚厚的松針沿山勢鋪出弧線。踩著磨圓了的石頭,聽風吹松動,水聲叮咚。一路走,一路安寧,一路無話…… 無可言、無須言正是情到極至之時吧。 月照松林 是《廬山戀》里耿峰和周筠幾次到過的地方。現在是廬山年輕情侶喜歡的去處,也是廬山人中秋賞月的好地方。一條彎彎的土路,兩旁松樹成林。據說月亮升起來時,正掛在頭頂。 很幽靜的一條路,只是因為去的人少,所以到那兒的路不很好走。 重看《廬山戀》 廬山電影院在山頂上,每晚只放一部片子,就是《廬山戀》。 在男女交往自由度很高的今天看這部電影,特別容易被那些因愛而生的羞澀、冒險、不得已所打動。周筠回美國前夜,耿峰冒雨在樓下守望。雨水無聲滴落蘆林湖,主人公那種欲見不能的痛融匯在廬山的大山水里,讓人不禁想起舊情愛,思忖愛情的代價和歡愉。遺憾的是因為拷貝問題,整部片子的剪接不好,有些地方斷掉了。 交通 上廬山有兩條公路:北山公路急彎多,南山公路比較緩。上廬山還有一條小道(好漢坡),是當年蔣介石坐轎子上山的路。三四米寬,剛好夠兩個人拉手嬉戲。沿途鳥語花香,游人很少,當地的情侶夫妻喜歡由這條路爬上山,體力好的大約走1個多小時。 如坐火車,不推薦T105次,因下午13:58開,次日凌晨5:20到,時間長。建議坐夕發朝至的K167次。特別注意不要坐到“廬山”站,那一站實為一個鎮買得的冠名權,一定坐到“九江”站轉車上山。 吃情 廬山山上的蔬菜瓜果全靠山下供應,主要由大卡車送上山,也有挑擔的小販挑來果子賣。所以廬山的“菜籃子”很新鮮。 廬山特產有“三石”:石雞、石魚、石耳。“蘆湖三石粽”、“雙素葡萄”、“銀河石耳”是獲江西省一等獎的風味名菜,但在一般店面吃不到。 石耳在很多飯館里有賣,味道不同一般木耳,有咬勁兒,很好吃。山上的魚多是鄱陽湖里的,活魚味道鮮美,明爐臘魚極有特色。
關鍵字: 廬山 開發 的情人 觸摸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