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身在煙雨廬山中!!!
暑假到了,廬山避暑成了我們的首選,訂好火車票和酒店,我們背上行囊,來到了廬山腳下。遠看,廬山有如一山飛峙大江邊;近看,千峰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銅墻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云間。正如宋代大文豪蘇東 坡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暑假到了,廬山避暑成了我們的首選,訂好火車票和酒店,我們背上行囊,來到了廬山腳下。遠看,廬山有如一山飛峙大江邊;近看,千峰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銅墻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云間。正如宋代大文豪蘇東 坡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牯嶺小鎮 廬山山頂是平的,而且還形成了一個小城鎮———牯嶺鎮。按規律,海拔每升高100米,則氣溫會降低0.6℃,牯嶺鎮比山下高了近2000米,氣溫比山下低了約12℃,怪不得稱作“避暑勝地”。同時,這里又是著名的“廬山會議”召開地,所以又是“圣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孩子口中吟誦著我們早已熟知的詩句,我們坐中巴穿行于滿眼蒼翠的盤山道上,感覺到燥熱與暑氣漸漸離去。 牯嶺鎮,人來人往,井然有序。飯店、郵局、街市、酒樓、學校、醫院,一應俱全,而且還有一個電影院,每天放映著名影片《廬山戀》,播放次數已創世界紀錄。我們以酒店為據點,每天早出晚歸,按圖索驥,游覽了花徑、如琴湖、五老峰、三疊泉和會議舊址等景點。廬山的景點大多在山上,所以根本不用下山,交通又很方便,正適合我們游客“自助游”,想去哪里去哪里,想玩多久玩多久。兩天不夠,還可以再增加,不像團隊旅游,不想去也得去,想多玩,又怕影響行程和其他團友。廬山一步一景一詩,“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是毛主席對仙人洞的寫照。瀑布奇觀廬山的瀑布也是有名的。唐代詩人李白的《題廬山瀑布》一詩,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詩云:“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寫廬山瀑布的短詩,采取了藝術夸張的手法,氣勢雄偉,被后人譽為千古絕唱。廬山的瀑布最著名的應數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從五老峰、大月山峰匯集而來的泉水,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全長近百米。從高高的山頭凌空下,宛如一幅水簾懸掛空中。其他著名的瀑布有開生瀑、石門澗、玉淵等。廬山的含鄱口,左望揚子江,右望鄱陽湖,形勢壯觀,游人不可不看。這是一個山口,欲吸盡鄱陽湖水,故名含鄱口,在這里看日出,湖天盡赤,紅霞蕩漾,金光閃閃,景色動人。千古名山幾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廬山于平地之間兀然拔立的塊壘式山峰,造就了廬山疊障九層、崇嶺萬仞的赫赫氣勢,伴生出峰詭不窮、怪石不絕的剛陽之美。 大自然以它的神奇偉力,創造了神奇的廬山。同時,近代波譎多變的政治風云,也給廬山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廬山由于高聳于江湖之間,雨量豐富,年降水量可達19502000毫米,故山中溫差大,云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到廬山旅游,不可不體味廬山的云霧之美!你看,清晨,那輕盈的薄霧,從澗底婀娜多姿、飄飄繞繞地升騰著,彌漫著,像是仙女飄舞的紗巾,紗巾飄過之處,景物便漸次迷蒙起來。霧越來越厚,不消片刻,便如雪浪排空,填滿了深谷幽壑,把天地連成了一片。就是近在幾米之外的樹木,此時也像是嬌羞的少女,用紗縵遮住了俊美的面顏和窈窕的身姿,只是偶爾意識流地現出一點俏麗的倩影,以萬般的媚態來挑逗你的遐思。忽然,有一處濃霧倏地變薄,瞬息之間便消散殆盡,露出一座紅柱綠瓦、斗拱飛檐的亭子來,而亭子四周,卻依然是茫茫的霧海,亭臺也就越發顯示出天堂般的神秘,儼然是人間仙境,又仿佛是海市蜃樓。須臾,云霧開始流動起來,并且逐漸加快,剎那間便演示出亂云飛渡之勢。使人不禁想起京劇《杜鵑山》中柯湘那段“亂云飛”唱詞……只兩分鐘時間,云霧便玩開了新的花樣———縹緲中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像朵朵瓊花展苞怒放,有的似道道瀑布凌空高懸,有的如縷縷炊煙裊娜飄忽…… 在季節變化上,廬山則夏季涼爽,秋季早到,冬無酷寒,春則晚來。在廬山,有時山巔高出云層,從山下看山上,廬山云天飄緲,時隱時現,宛如仙境;從山上往山下看,腳下則云海茫茫,有如騰云駕霧一般。有時山上暗無天日,山下則是細雨飄飛,情趣異常。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詩云:“昨夜月明峰頂宿,隱隱雷聲在山麓。曉來卻問山下人,風雨三更卷茅屋。”這樣的自然條件,使得廬山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豐富,值得一提的便是廬山植物園:廬山植物園現已成為廬山的一個重要景區,不可不游哦! 在中國眾多名山之中,廬山的文化積淀是最深厚的。觀山如讀史,游廬山如果只帶了一只“風景眼”,而不帶另一只“文化眼”的話,那可真是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 寺院書院廬山不但風景秀麗,而且有許多古跡。著名的花徑,就是廬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的遺址。據說唐代詩人白居易登廬山時,山下桃花已謝,而這里的桃花卻正值怒放,詩興大發,寫下了《大林寺桃花》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始建于晉代的東林寺,規模宏大,被稱為中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是廬山寺院的鼻祖。白鹿洞書院,相傳是唐代李渤讀書的地方,并在此養一鹿自娛,后稱白鹿洞;宋代朱熹、陸九淵重建洞府,擴建為書院,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四大書院之一;該處林木蔥蘢,環境清幽,院內還有數以百計的歷代碑刻。廬山植物園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植園之一,園地面積達約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多平方米植物品種繁多,供游人觀賞。廬山的主要景點。除了上面介紹的外,還有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三寶樹、五老峰、石門澗等。別墅大觀在云霧繚繞和綠叢中隱現的一幢幢山間別墅,是廬山的一大特色。千姿百態的廬山別墅,形成了我國少見的高山別墅園林群體景觀。早在188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租借牯嶺長沖建避暑別墅之后,到1927年別墅已發展到887棟,其中外國人的別墅,教堂518棟。到現在,廬山保留16個國家風格各異的山間別墅1000余棟,面積50余萬平方米。這里既有巴西里加的模擬品,又有文藝復興時代的;既有北歐式的陡坡屋頂,又有南歐式緩坡屋頂。有的聳立的翠峰秀巒之上,有的坐落的幽壑小溪之間。這些別墅不僅造型別致,風格各異,面且在設計上,別墅之間的、體量及造型都有嚴格,使之與周圍環境融洽協調,成為廬山美景的一個組成部分。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勝地之一。廬山觀日處位于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為最佳地點。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小貼士 游廬山交通便利。從九江出發,至牯嶺,前山和后山各有一條修得很的盤山公路,車行平穩。廬山上各景點有環山公路相邊,這在我國的名山中是獨一無二的。游廬山可作二日游或多日游。 早晨6時從九江坐車出發,在盤山公路行駛一個多小時,到達“云中山城”———牯嶺鎮。然后游覽花徑、仙人洞、錦繡谷、大天池、龍首崖、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含鄱口、五老峰以及“八大”會址、廬山博物館等10多個著名景點。下山途中,可順道游覽秀峰、東林寺。從九江出發去廬山,一日游太少,跑馬觀花,意思不大,最好不少于二日游,在廬山上住一晚。這樣,游得從容一些,才能更好領略廬山美之所在。其實,廬山最適宜的是度假旅游。在廬山上住上個把禮拜,才是一種享受。廬山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1.4攝氏度,最高32度,最低零下4攝氏度。夏季涼爽,是避暑勝地。 特產:云霧荼、石雞、石魚和石耳。
關鍵字: 峰 廬山 暑假 真面目 蘇東坡